分钟,现在手机都能充电五分钟,通话两小时了,你这个动力系统充能三十分钟,就只能嘚瑟那两下,虽然跑的确实挺快,但是太不持久了。
    有充能的时间,黄瓜菜都凉了。
    而且两相对比,能源消耗并没有减少太多,更不要说为了让飞机能装载这个系统,对飞机的要求也很高。
    还有很多以吉冈哲思为首的人觉得这种技术应该拿过来打仗用,比如给导弹按上麦克斯动力系统,保证敌人很难拦截,说不定还能进一步增加攻击距离。
    而作为研发者的八尾博士则是希望用这项技术来促进地球的科技的发展,而非是用来战斗,他是一个存粹的研发者,但是却也希望和平,并不希望自己的研究被应用到武器上来伤害别人。
    他可不希望自己会像爱因斯坦后悔发明了zd一样后悔自己研究了麦克斯动力系统。
    之前麦克斯动力系统一直都是秘密研究,不过其实也没有得到太大的重视,最近有了成果,开始让胜利队协助实验。
    卡洛琳也是因此才注意到了麦克斯动力系统的情况。
    麦克斯动力系统最有价值的部分,并非是其发挥作用的时候嘚瑟的那两下子,而是其蓄能的能力!
    麦克斯动力系统发挥作用模式像是一种“爆发”,但是却没有那么简单。
    很多方式都能达到“爆发”的效果,但是毫不例外的是,很多“爆发”之后都会伴随着自我毁灭。
    就算是人类也是一样。
    男人一嘚瑟,事后圣如佛,宛如斩去心中全部杂念。
    加拉特隆·阿尔法同样有着“爆发”性质的“过载模式”,而代价是用过一次之后加拉特隆·阿尔法可以回炉重造了。
    但是麦克斯动力系统却不一样,麦克斯动力系统爆发之后还能充能,然后准备下一次的爆发。
    达到这种效果的,不是爆发的过程,而是储能的效果。
    有限的装置中,输入的能量越多,就会让装置产生压力,这种压力让装置无法承受能量,在爆发之前就会出现损耗,最后在爆发的时候这种损耗让装置的承受能力降低,接着装置损坏。
    而直接的解决办法一般有两种,一是确定最大承受值,然后将能量的输入稳定在安全线之下,另一种,就是麦克斯动力系统的模式了——增大上限。
    卡洛琳根据麦克斯动力系统的原理,开始模拟配置在加拉特隆·阿尔法上,然后发现,事情可以有。
    如果真的能够转载成功,对加拉特隆·阿尔法进行改造,那么未来“过载模式”就不是同归于尽的手段了,而是“底牌”!
    虽然可能同样会需要长时间的充能,但是却要比以前一次性的要强。
    就算是充电三个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