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10章 蒸蒸日上的善宁县(二更)(3 / 4)

?”

陈氏摸着三儿的脑袋,眼底冒出了晶莹的泪花,“是啊,三儿以后可以读书了,高兴不?”

三儿从陈氏的嘴里得到肯定的答案,顿时高兴地笑了,“高兴。奶,娘,以后我一定会好好读书,长大以后孝敬们。”

陈氏和刁氏也笑了,只觉得以后的日子是越来越有盼头了。

唐瑾睿也在善宁县的村子里开私塾,要办的事情还不少。私塾的地址倒是好办,各个村子里,想找一家废弃的屋子,这不是难事。

难的是找先生。

只是给孩子启蒙,唐瑾睿觉得秀才功名就可以了。

善宁县的读书人虽然不多,但是扒拉一下,找个几十个还是没问题的。其中也有在科举上郁郁不得志,甚至因为科举而导致家境艰难的。

唐瑾睿要的就是这种人。

唐瑾睿找到了这样的秀才,跟他们商量,以后他们的户籍就迁到他们教书的村子,每月他们都会有一定的教书银子还有粮食。

唐瑾睿的行为几乎是将他们定在了那村子。

唐瑾睿不能不为以后想,要是这秀才教到一半就走人了,那该如何是好?以后那些孩子该怎么办?唐瑾睿也不觉得他是在毁人前途。

相反,唐瑾睿是给了这些秀才一条谋生之路。

光唐瑾睿一个人跟这些人交谈,不知道要到何时,事情才能办好。因此王师爷和严如尘也一起出动了。

那些秀才里,当然不是人人都答应的。有些人虽然科举不顺,但心里还是存着继续科举的心思,所以当然不会同意。

那些人不同意,唐瑾睿也不勉强。

不同意的只是小部分,大多数人还是同意了。

这样教书的先生就有了。

读书要用到的笔墨纸砚,唐瑾睿不可能给每个孩子都用好的,用的只能是最普通的(没用最差的已经是极好了)

现在是善宁县的情况差,所以私塾的费用都是县衙出。可是县衙不能出一辈子。就是想,唐瑾睿也不可能一直在善宁县当官。所以唐瑾睿要那些村自食其力。

唐瑾睿的要求并不过分,要他们自食其力,其实是一件很容易的事情。

楚王免了两年的赋税,只要给那些百姓两年的时间休养生息。到时候善宁县富裕起来,每个村子要挤出一点银钱给秀才先生,这是一点也不困难的。

唐瑾睿也无法保证,村子里的私塾能一直存在。如果有点眼力的,他们肯定知道读书的好处。可要是只盯着那一亩三分地,舍不得那一点银钱的人,怕是很有可能将私塾取消。这不是不可能,而是非常有可能。

如果真的发生这样的事,唐瑾睿也无能为力,他真的是将能做的都做了。

不过唐瑾睿觉得这样的可能性还是很小的,就是村子里的里正想这样,问题是村子里那些上私塾的孩子,还有他们的长辈能同意吗?

就这样,一个又一个私塾在善宁县建立起来。

唐瑾睿和顾明卿还抽空去了几个村庄的私塾看过。

要说这私塾的条件有多好,那真是假的。

屋子大多选的都是村子里早就废弃的,因为要当私塾,所以匆匆布置了一番,从外面看,还是破破烂烂的。当然了,从里面看,也没有好到哪里去吧。

再看私塾里的孩子,他们都认认真真地听着先生讲课。

顾明卿看着那一个个孩子,心里感慨万分,真该让现代那些上课不认真听讲的孩子,到这里看看。古代的孩子想读书,多困难啊。他们学起来真是比谁都认真,看了好几家私塾,顾明卿是真没发现又偷懒开小差的。

见私塾这里没出什么问题,唐瑾睿就带着顾明卿离开了。

唐瑾睿就将心思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