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武帝等人则是张大了嘴巴,他们眼中的玩味之意越来越浓,这就很有意思了。
诛你十族(盛世雄主)
“这到底哪个是真?哪个是假呢?”
“看来我们所熟知的三顾茅庐,也许历史上并不存在呢?”
“看来诸葛亮真没有吹得那么神。”
………………
宋徽宗恨的是牙呲欲裂,他就知道,这帮混蛋肯定不安好心。
你怎么能把《魏略》拿出来说事呢?
现在已经不能忍了,他必须要去否定《魏略》,要不然,诸葛亮的人设可能真的会崩了。
最美瘦金体
“你们不要听陈通这些人胡扯,《魏略》这本书能看吗?”
“这一本书就是在吹曹操的呀!”
……………
曹操听到这句话就不乐意了。
人妻之友
“难道《三国志》不是去吹刘备和诸葛亮的吗?”
“照你这逻辑《三国志》也不能看了。”
………………
宋徽宗被噎了个半死,而吕后,刘邦等人却笑了。
第一太后(炎黄第一后)
“这两本史书到底是个怎么回事?”
“我们应该相信哪一本呢?”
“这还是要交给专业的人来评断。”
“陈通,这可是你的专业呀。”
………………
陈通哈哈大笑,看看这些人在自己的悉心教导之下,都知道看原始证据哪个更可靠。
可不像那些李世民的粉丝,随便拿出本书就敢去否定另一本。
陈通
“其实要判断三顾茅庐是真是假,有一个最简单的办法,
那就是判断两本史料,到底哪个的可信度更高。
从这里面就可以轻松的判断出,我们该采信哪一种。
也就是说,咱们比一比《三国志》和《魏略》,哪一本史书更可信,哪本史书的可信度更高?
首先,大家可能对《魏略》不太了解。
《魏略》是魏国的史官鱼豢写出来的,他的成书时间要比《三国志》早。
从史料出现的先后顺序来说,《魏略》的说法更接近于历史事件发生的时期,
所以在时间维度,他的可信度《三国志》要高。
第二,《魏略》属于当代史,而《三国志》属于隔代史。
鱼豢写《魏略》的时候,那是处在三国时期,那是属于当代的史官写当代的事情。
但《三国志》就完全不同了。
《三国志》是晋朝写的史书。
虽然司马家族篡了曹魏的江山,而后成立的晋朝,在时间上,也没差个二三十年,但是,毕竟是已经过了一个朝代。
你们都知道,自己朝代写自己朝代的史书,跟后一个朝代写前朝的史书,到底差别有多大。
所以从这一点上来看,《魏略》的可信度也比《三国志》高。
第三点,那就是《三国志》的作者撑陈寿,他在写《三国志》的时候,
大范围,大规模的引用了《魏略》。
也就是《三国志》基本上是以《魏略》为模板和参考。
在此基础上,那才写了《三国志》。
也就是说,《魏略》才是《三国志》的原始史料。
从这一点上来看,也是《魏略》的可信度等级更高。”
………………
原来是这样!
汉武帝都要给陈通竖一个大拇指,这一下就把问题讲的很清楚了。
虽远必诛(千古霸君)
“感情《三国志》的作者还是大量引用《魏略》的。”
“这到底哪个可信度更高,不是一目了然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