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箫在美国当做客教授已经半年有余。也许在外漂泊多年,杨箫的心底总是浮现儿时离开家乡的情景。那南山坡的丁香园,还有院子里的香甜的枣子,黄橙橙的小米粥,还有那清香的松蘑……
这天,大学的同学要来美国出差,杨箫特意嘱咐让老同学带一小袋小米。老同学一下飞机,杨箫就迫不及待地问到“小米带带来了吗?”
“带来了,带来了,地道的沁州黄。”老同学笑而不语,脸上却写着疑问。
杨箫开车把老同学送到目的地去报道后,就急忙返回驻地,在自己的公寓里,打开这一小袋金光的小米,找来一口小锅,熬起了小米粥。
小米粥清香淡雅的味道,勾起了杨箫的在外游子的忧伤。
小的时候,杨箫胃不好,母亲就把小米粥熬的浓汤四溢,稠稠的小米粥,一直陪着杨箫长大。直到自己离开家乡到外地去上大学。
在北方,气候寒冷,大米粥是家常便饭,可是,母亲每年总会给杨箫邮寄家乡最好的小米,多年的习惯一但养成,无论走到哪里都会想起。
自己从十八岁就离开家乡,多年的游子生涯,总是缺少点什么?缺少什么呢?
望着眼前一锅香喷喷的小米粥,杨箫取出了一罐牛肉罐头,搭配着小菜,又从冰箱里取出一块三明治,加热后,一顿别样的家长饭端上了餐桌。
杨箫闭着眼睛,闻了闻,嘴里念叨着“嗯,就是这个味道。”
窗外,似乎飘起了雪花,屋里热气腾腾的。
半年的讲学任务马上就要结束了,桌子上,还铺排着明天的讲稿,厚厚的讲义,浸润着杨箫多年的研究成果啊。
晚饭,杨箫特意多喝了两碗粥,暖胃,真的是老了吗?杨箫自言自语地问自己。最近总是在回忆,回忆小时候的味道,回忆上学的日子,回忆在不经意间溜走的岁月。
丁瓇,在杨箫的回忆里,一直是一个挥之不去的结。她过得还好吗?弹指一挥间,曾经以为时间会遗忘一切,却不曾想,时间也会留住一切,在日久天长的岁月里,那些想忘记的过往,都没忘记,那些不想忘记的事情,却怎么都想不起来了。
丁瓇就像一个记忆的门,不知什么时候,就会冒出来,为你悄悄的打开一条缝隙,里面全是系着自己的牵挂和无奈。
遗忘是为了记住,可是,记住了却拼命想遗忘。其实,什么都没忘。
一个在外漂泊多年的游子,感情的归属感,真的丢失在遥远的距离里。
那年,自己还是一个青涩的青年,匆匆忙忙地,把人生的归属寄养在拜天地的婚姻里,仓促地婚姻里,有太多的不协调,婚姻里的不如意,像打了麻醉药一样,麻醉过后,是清醒的忧伤,多年来,自己不愿提及,及时止损的逃脱了婚姻的羁绊。一无所有的自己,只能把忧伤藏在事业的文字里,打拼不容易,在讲义的书写中疗伤。
儿子,这么多年了,自己为儿子付出了全部的心血。儿子在很小的时候,自己就抱了回来,是为了一份朋友的承诺,也是一份男人的担当吧。
儿子长大了,也懂事了,自己离开的这半年里,儿子也上高中了,在哈市的一所私立学校上学,学习非常优秀,还当了班长,真的是出息了。儿子来信,总是嘱咐自己,要注意休息,雨雪天要多加衣服。
杨箫一想到这个自己亲手养大的儿子,心中就暖暖的。
那年,朋友两口子在一场意外车祸中,双双离世,孩子的父亲是杨箫最好的朋友,临走时,把孩子托付给杨箫代为扶养,却不知,杨箫刚刚离婚。一个大男人,独自带一个三岁的孩子,该如何面对未来的生活。
杨箫答应了朋友的嘱托,就一心一意的扶养起了朋友的孩子。
一晃,儿子长大了,自己也老了。这次公派讲学半年,杨箫最放心不下的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