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十五(1 / 2)

日子过得飞快,当春节的爆竹声在人们的记忆里回响时,丁瓇开着车带着王国峰行驶在儿时记忆中的高庙山弯曲而又宽敞的公路上,在丁瓇的记忆里,盘山路,又长又窄。从山的这头翻过山的那头,记忆里每一次经过高庙山,心总是提着,伴随着厂里的班车转弯,大人们也总是在惯性的作用下齐刷刷地倒向一侧,那种翻山越岭,翻江倒海的感觉深深地刻在丁瓇的心里。

今天,丁瓇特意带着在城市里长大的王国峰,去看一看自己童年生活过得地方。

寻根?眼前的残垣断壁,破损坍塌的房舍,让丁柔的心像被什么触碰了一下。

“这是玉琴的家,这是建菊的家。”丁瓇一边向王国峰介绍着,一边拿着手机在忙碌着,手机里的照片立刻通过微信发到了小学同学群里。同学群立刻像扔进了一颗定时炸弹,沸腾了,

“丁瓇,你回大南沟了,怎么也不叫上我们一起回?”快嘴的小军在微信里呼叫。

“这是老胖的家,这是杨萧的家。”

道路已经被山洪冲刷出一道道深深的沟壑,记忆中的马路已不成路。

回忆是对逝去时光的留恋,仿佛就在昨天。

“今天总务处拉回大白菜,快去领吧。”厂区里热闹非凡,人们奔走相告。

丁瓇找到了自己家房子,房子后面有一个菜窖,菜窖里总是满满的储存着土豆,白菜,国光苹果。

“老王,你吃过国光苹果吗?咬一口,脆脆的,甜滋滋的。”

“你看,这是我们当年上学的学校,老王,这是我的教室。”眼前的教室杂草丛生,人去楼空,大门上锈迹斑斑。

丁瓇回忆着,教室里同学们吃午饭的情景。那时,有一部分同学住在大南沟外,离学校有三十里地儿,上学需要带饭。丁瓇总是把杨萧饭盒里的瘦肉抢过来,自己先吃为快,杨萧也总是笑眯眯的让丁柔先把饭盒里的瘦肉吃光后,才开始动筷子。“馋虫!”的绰号就是杨萧送给丁瓇的。

校园的后山有一条羊肠小道,丁瓇记得上劳动课时,就是去拾牛粪,为了拾满一箩筐牛粪,丁瓇和杨萧总是走很远很远的山路,直到汗流浃背的把两箩筐牛粪都交给学校的李大爷。

“大山里,什么都有,走,我们去厂区后面的大山里转转。”丁瓇兴奋地拉着王国峰到处转。

上山采摘野果,山核桃,打沙包,跳皮筋,收集糖纸……

难得一次故地重游,那大山的厚爱,养育了一群特殊的人群。

丁瓇离开多年后,第一次回到儿时熟悉的校园,废弃的兵工厂已经荒废多年了,吕梁上的这座小县城早已高楼林立,只是那难以忘记的符号,早已刻在了丁瓇的骨子里,风风雨雨几十年,何时再回故乡?

汪敏彤此时正在边远雷达旅里探亲,这天,老曲陪着敏彤走进了边寨落后的村庄。

“这里的孩子,淳朴,善良,最缺的就是教育,你看路边那个背着娃的女孩子,也不过十二三岁的样子,自己还是个孩子呢,可还要替父母照顾弟弟妹妹,多可怜呀,正是上学的年龄。”

老曲和汪敏彤彤走在寨子的羊肠小道上,一边介绍着边寨,一边聊着当今社会教育的改革,发达地区和落后地区的孩子们受教育的落差。

“敏彤,你看,这儿曾今是寨子里唯一的一所小学校。”老曲用手指指着一件破漏的茅草屋。

教室里的土坯已经坍塌,粗粒的残垣断壁在冷风里矗立着。不知为什么。汪敏彤脑子里立刻浮现了杜甫的一首诗“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八月秋高风怒号,卷我我屋上三重茅……”

“你们是?”一位穿着非常陈旧衣服的中年男人上前来和老曲搭讪。

“哦,我们是附近的工作人员,在村里转转,想看看村里孩子们的上学情况。”老曲简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