包拯抢着出来,说这些话,便是为了给范宇的封赏先定下调子。
以免后来的同平章事李迪和三司使程琳两人,为了在官家面前邀宠,而给范宇很丰厚的赏赐。
赵祯不是个小气的,大宋也算相对富足,包拯可不想范宇这小子一开始就得到过重的荣宠。
八王看了包拯一眼,并没有开口,他是宗室,眼下有官家在场,他便多一事不如少一事。
三司使程琳,看了官家一眼,才开口道“官家,这位范宇可是官家的义弟,要如何赏赐,还是要官家来定。”
同平章事李迪也拱手道“官家,包拯虽有些无状,但是人是他带回来。如此说法,想必也事出有因吧。”
能坐到这等高官的位置,就没有一个简单的人。
一个请示官家,一个点出事出有因。反正最后有官家决定,他们只要问清楚了,不担责任便是。
赵祯看向包拯道“包卿,你如何要拦我厚赐宇哥儿?他于太后有恩有义,我身为他的义兄,又是一国之君,若是薄待了他,岂不是显得太过刻薄小气。”
“官家,范宇虽然年轻,可是却也不是寻常人家的子弟。”包拯躬身道“他出身于草桥镇的中等人家,自己也有些本事。臣在陈州放粮之时,便向臣提出过以工代赈之法,还这罢了,他又向臣建议向乡绅募集钱粮。若是让范宇做这个赈济的钦差,想必他也能从容调度,将灾情平稳度过。”
李迪与程琳两人对视一眼,都显出一丝惊异之色。这十五岁的少年,竟能有这种眼光和谋略,想来也不是个简单的人。
赵祯点点头,这些他都知道,“这样不是很好吗?义弟有些能为,我将来也好任用于他,使他做个栋梁之才。”
官家说出这样的话,把在场的几人都吓了一跳。范宇虽然还年轻,可是不大不小也算是个皇亲,而且是官家的义弟。若是将来手中有了权力,那便不易钳制。此人如果有了野心,兴许大宋江山都不稳了。
这一下子,除了赵祯还觉得面上有光之外,其余几人都有些明白,包拯为什么要压制范宇了。
李迪身为同平章事,也是大宋的宰相,他急忙道“官家慎言,此子既有此能为,但太过年轻,官家赏赐他一个勋爵也就是了。若是为官,怕是无法服人。若是他以官家义弟的身份压人,却又显得跋扈,没的坏了官家名声。”
程琳也急忙道“官家,包拯与李相公说的不错。范宇年纪尚轻,又是出身于民间。还不知他有几许才学,怎好冒然任用。朝廷虽有恩荫之职,却也是朝廷给官吏们的恩典。范宇已是皇亲,若还与官吏们争这荫补的官职,就不好了。”
八王这时才有机会开口,他对官家躬身道“官家,范宇年轻,也无治事经验。不如给他封爵,再加上一些其他的赏赐,想必也足可让李太后满意了。”
赵祯点点头,看向程琳道“程相公,你身为三司使,此刻便派人将原先抄没的丁谓府邸收拾出来。这座府邸,便赏赐于范宇居住了。”
“是。”程琳自然没有什么异议。
赵祯看了李迪一眼道“李相公,你觉得,若是给范宇封爵,封个什么爵位好呢?”
“臣以为,封范宇一个侯爵便好。”李迪在来的路上,其实就已经在考虑这个问题,此时自然脱口而出。
包拯此时又是皱眉,对着李迪和官家拱手道“官家,李相公,我以为,侯爵这个爵位是不是有些高了。范宇如此年轻,封他一个男爵便可。可封其为大名县男,食邑五十户,食实封五十户便可。”
宋代的封爵是有食邑的,但食邑只是个说法,食实封才真正能看到些利益。但是大宋只是为了封爵好听,食邑其实已经变的水分很大了。号称食邑五十户的只是虚数,一般都只有十几户。象包拯所说的食实邑也算五十户,已经算良心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