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验证的预言(四)(1 / 5)

梁暮小童鞋穿着她的碎花长裙, 月白比甲, 坡跟小绣鞋, 虎虎生风地闯进了昆仑书院会客室。拉起杨夕就要翻窗跑路, 杨老太太稳住心神, 一把抓住坐下太师椅“等会儿!不是你先说清楚, 谁抓我?我为什么要跑路?”

梁暮急切道“爹爹家里, 和小秦家里都已经被昆仑的人堵了。你还有闲心在这发问?再不跑把你抓去切片炼药天雷劈死了!”

门外这时候追进来一串手提宝剑的昆仑书院弟子,为首的一个拿着把又宽又大顶得上半个门板的阔剑,气急败坏指着梁暮“你这姑娘这么这样?看着漂漂亮亮的, 居然学人闯山门?”

杨夕心里过了一圈儿,心说漂漂亮亮跟不闯山门到底有什么逻辑关系?

一手按住了有心反口的梁暮,转过头对那书院弟子道“对不住, 给各位添麻烦了, 这是我妹妹王三丫。我身体不太好,她这也是担心我。”

梁暮一听王三丫就炸了“啥?”

杨夕回头看了她一眼, 梁暮立刻闭上了嘴。这眼神她太熟悉了, 那是一种, 只要你敢再说一个字, 你就会变成王狗剩儿的眼神。梁暮抬手捂住胸口, 又想起了小时候被泥巴、狗屎和毛毛虫支配的恐惧。

手提门板大剑的书院弟子仍不肯甘休, 门板大剑往地上一插,气咻咻地

“这位师姐,我看你是昆仑山门里下来的, 又认得严山长, 才叫你一声。但您老也自重一点,书院有书院的规矩,不是谁想闯都能闯的!家里要是有人脑子不好使,该关就关起来,别放出来乱咬人!”

这最后一句话说得颇难听,杨夕也有点不高兴。

扫一眼这人身后三十几个瞪着眼,提着剑,跑得汗流浃背的弟子。按下不高兴没提。

再回头看一眼明显跑得更快,却一身清爽,妆都不花一点儿的梁暮。看来,在任何一个领域里出类拔萃能,都还是需要点天赋的……

杨夕看一眼几乎插到鼻尖儿前面的阔剑,对着那领头的弟子拱了拱手

“对不住各位,对不住道友。在下在昆仑之中也是清修之辈,名声不显,相比之下还不如各位对昆仑的贡献大,真没有自持出身,就逾越书院规矩的意思。在山门内,释少阳师兄就常常教导我们,要多多下山历练,跟书院的弟子们学习,为苍生谋福祉才是大道正途……”

持门板剑的那位领头弟子忽然神色一动,有点小激动似的

“你说的释少阳师兄,可是战部三席的,昆仑瞬神,君子剑释少阳?南海大撤退的时候,一人一剑守住孤峰夹道三个月,掩护所有人撤退的那位?”

杨夕听得心里一哆嗦,靠,守住孤峰夹道三个月?

守住三个时辰就是大功了,守三个月小师兄没被海怪杀死也先饿死了。

但她面上不显,眼也不眨地道“正是!”

那弟子顿时开怀大笑起来“君子剑真是真么说的?你看你看,我就知道他是这样的人!”

小师兄有没有这想法不知道,但讲出这种大道理的,肯定不会是那个一紧张就蹲大号儿的二。

但这种说法与昆仑有教无类的理念极合,四舍五入权当小师兄就这么样吧!

杨夕露出一点点恰到好处的意外“这位师弟对释少阳师兄很熟?”

那弟子非常自得地,一指地上到他肩膀高的阔剑,循循善诱地道“你看这个,眼熟不眼熟?”

当然熟,那剑的形状活脱脱就是释少阳门板大剑的缩水版。

小了有一半的样子。

杨夕一抚掌“我刚刚就觉得这位师弟的气质,颇有些熟悉,让人忍不住亲近。如今再看,竟是师弟拿剑的样子,跟释少阳师兄像极了……”

那弟子被哄得满脸桃花儿飞,哪儿还记得什么梁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