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挺好(五)(1 / 4)

“当年, 工部老尚书把嫡长女嫁给梁仲白的时候, 梁家已经远离权力中心很多年了。梁仲白人近三十, 却只得一个秀才的功名。同宗另外一家却出了个天才金丹, 立身朝堂, 越发衬得梁仲白百无一用。

“盛京这地界儿, 主家连着几代没出过修士, 旁人对家主之位磨拳霍霍也是正常的。但梁仲白不服气,据说他上了什么万言书给先帝,险些被先帝砍了脑袋, 当时还是太子的今上说情,才只把他打了五十大板,从宫门口扔了出去。

“工部老尚书悄悄地把他捡了回去, 养在自家庄子上, 过了两年又把一个女儿许配给他。知情的人都觉得,老尚书莫不是疯了。梁家是靠着老尚书的面子, 才又挺了一些年。

“直到今上登基那会儿, 不知怎么着, 盛京城里忽然传起了梁家独子梁仲白, 乃是不世奇才的风闻。老尚书也口口声声他这位置将来只有梁氏仲白配坐。据说今上都开了金口, 说有机会要见见这个奇才……

“可就在这么个守的云开见月明的时候, 那梁仲白却不知忽然抽了什么风,跟家里买的一个女奴私奔了。扔下家里怀着孕的娇妻,和殷殷期盼的父母丈人, 就这么在盛京城里消失了。

“梁仲白这一跑, 梁家就彻底倒了。十年杳无音讯,老尚书致仕,梁家老族长和夫人去世,也都没有回来。梁氏的族长之位,自然也就落到了旁人头上。

“只可怜了梁夫人,失了倚仗又不肯回家再嫁。亏得你大哥好心收留,才总算没有被梁家那些个虎狼亲戚催磨死。

“咱们王府就是这么着,才跟梁家有了几分情分。”

巧夫人知道的消息着实不少,一番旧历讲下来,思路清晰敏捷,竟好像也能去考个秀才了。

“直到十年之后,有人在朝仙台押送回京的囚车里,发现了梁仲白。据说是用了伪造的陆引,被地方官府抓住了,送回原籍吃牢饭。

“当时囚车边上还跟着个八九岁的小娘,脚都磨烂了一路哭着跟到京城。这小娘就是梁暮,梁氏郎的庶长女梁大姑娘。

“等了十年的梁夫人,使银子把梁仲白赎了出来,接回了家。并且,梁夫人已经独自把梁仲白留下的儿子养大成人,就是新科探花梁朝。”

“唉……”十四五岁的小姑娘,再怎么早熟,看世界的时候也带着珍珠色儿的眼镜。何况她父亲有权,姨娘伶俐,嫡母宽和,兄长又是个好脾气,并没亲历过那些鬼蜮魍魉。所有的杀伐血腥,阴私勾当都是听来的。

“梁夫人对梁大人是真爱啊……这样就原谅他了?她本就是下嫁,梁大人当年又那么对她?”

巧夫人呵呵地笑了

“我的姐儿,你呀,还是想得少了。工部的老尚书,早在先帝年代,就是今上的人。”

“啊?”小姑娘吃了一惊,“可他图什么呢?他都做到工部尚书了,站太子又不算从龙之功。他当时干得那事儿,多容易吃罪先帝呀!”

巧夫人轻笑“天子和大人们图的是什么,就不是我这种深宅妇人能明白的了。我只看得出,老尚书是什么样儿人?先帝还在的时候老尚书就敢偷偷捡了梁仲白站队,他养出来敢嫁给梁仲白的女儿,能是什么省油的灯?这父女俩只怕是一样心大胆黑的投机脾性,才不理会什么私奔不私奔。

“只要今上一天重用梁仲白,梁夫人就一天是他的真爱。”

小姑娘恍然大悟地“啊”了一声。

“一切问题的结点,在于30年前,梁仲白给先帝上的那封万言书上到底写了什么……

“那必然是今上图的东西,是能让老尚书不惜嫁女,说出工部首领非梁仲白莫属的东西。甚至让梁夫人好像捡了什么金砖一样,抱住了就不撒手的东西。京城贵妇的圈子里,她简直活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