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他开始,周朝皇宫里多用女官,只保留了一些需要经常出入后宫干体力活的位置给太监。
在这种情况下,自然也就不可能出现用太监传达皇帝旨意的事,毕竟这就相当于让自己家倒马桶的仆人去给别人送信,就算人家不讲究,别人心里只怕也要嘀咕一下。
周朝皇帝给臣子下达旨意大概可以分为两种,一种是私事,比如听说某位大臣新得了一颗大钻石,他想看看,这就是妥妥滴私事,他可以自己写个条子,或者让身边的人传个口信,这种旨意叫中旨,虽然也算皇帝旨意,但是并不郑重,传旨的人选也很随便,很可能就是皇帝跟哪个大臣闲聊,然后突然兴起,说你回家的时候路过谁谁家,让他带着大钻石过来给我看看。
相比之下,为了公事的旨意传递过程就比较郑重了,礼部专门养了一批人模狗样口齿伶俐的人干这个,视郑重程度不同,也有各种规格。
例如高勇平定蜀川,那就是为朝廷解决了一场叛乱,妥妥滴大功劳。但是高勇是世袭的兰陵王,亲王之下第一等,属于升无可升。赵煜既然不想破例封高勇为亲王,那就只能在仪式上做文章,虽然高勇实际捞到的好处只是增邑三千户,但是旨意言辞华美,仪式隆重之极,把不想给钱荣誉凑发挥得淋漓尽致。
当然高勇捞到的实惠倒也不止这些,他现在是御赐黑龙旗,服黄,剑履上殿,除了还是双字王,待遇已经和亲王一样了。而且这次他还加萌一子。算上世袭兰陵王可以选一个世子的名额,高勇的前两个儿子还没出生就已经有爵位了。考虑到高勇的人品地位,愿意给他生孩子的应该不少。
倒是到了陈琼这里,赏赐他的旨意就比较微妙了,首先陈琼不是朝廷正式的官,所以只能走征僻的套路,也就是朝廷听说民间某个人德高望重,想封他个官拉拢人心,这个就叫征僻。但是尴尬就尴尬在,周朝民间士族和官员不一样,人家是可以不接旨的。这是臣和民的区别,详细的说起来可以再开一个单章,这里就不展开说了。
而且高勇在奏折里一直说陈琼是个武道天人,羽林卫的情报也证明了这件事。武道天人接受朝廷封赏的例子并不多,赵煜也拿不准陈琼是什么态度,万一自己封赏的旨意让人家封还了,那就丢脸了——虽然认真来说,周朝皇帝丢的这种脸其实不少,习惯了就好。
赵煜不愧是做皇帝的人,很轻松地就想到了解决的办法,那就是让高勇去给陈琼颁旨,反正人是高勇推荐的,他要是不接旨,先打你高勇的脸,到时候咱俩难兄难弟,谁也别笑话谁。
于是不管高勇情不情愿,他都只能走这一趟,也算是木匠戴枷,自作自受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