绝对的坏事。
至少,似乎为统治北美,提供了契机。
北美地区,尤其是新英格兰的那群新教疯子,挡得住法国、中国和印第安人的反击吗?
的确,大顺此时正在和北美的那些商人做生意。
但这丝毫不妨碍大顺把大量的火枪运到北方,交给印第安人。
的确,汉考克家族在阿卡迪亚驱逐事件中,做了非常恶心的举动,包括半途把活人往海里扔的情况。
但这丝毫不影响大顺一边和汉考克家族做茶叶生意、一边把汉考克家族对阿卡迪亚人的灭绝举动作为阿卡迪亚游击队的反抗宣言。
阿卡迪亚游击队的战斗力很强,既有大顺派去的军事教官,也有让·路易这样的战斗牧师,还有新教徒之前的灭绝政策制造的刻骨铭心的仇恨。
最关键的,便是法国人在北美已经确定站稳了脚。
新教徒就是基督教里的哇哈比,他们原教旨且极端。这种极端,需要军事的支持,尤其是需要正规军的支持,正如买买提要写经,但他也需要战无不胜的哈立德·本·瓦利德。
然而,随着大顺参战,新教徒在阿拉巴契亚山以东的军事优势,实际上已经荡然无存。
这时候,是北美,尤其是新英格兰,需要宗主国。
需要宗主国的正规军,需要宗主国的军事支持,也需要宗主国继续投入更多的资金。
或者,不要宗主国,选择自己搞一个各州联合在一起的政府,组织军队。
但后者……伴随大顺参战和贸易,缺了大商人、大种植园主的支持,只剩下土地投机商和一些边境地区的“边境人”支持,是做不到的。
对那些南方州的种植园主来说,北方边境的战争,关我鸟事?凭什么让我出钱去打仗?
而现在,有能力出钱、且有能力组织正规军维系边境平静的,只剩下了英国政府。
对于王党来说,他们深谙“以退为进”策略。
明明他们很清楚,一旦接受了大顺的条件,那么北美的重要性就要极大提升,以缓解国内的巨大矛盾。
不然,那就不是简单的休克了,而是会克出来克伦威尔。
因为他们很清楚北美在战后的重要性,所以他们现在要告诉富兰克林:北美的事,你们自己办吧。英国现在已经无力维系在北美的大量驻军了,以后的事,就靠你们州议会自己干了。
将这样的态度略微一透露,富兰克林的脸色就变得非常难看。
基本上,富兰克林是个民族主义者,民族到对同属于新教的德国人,都很不满。认为德国乡巴老的数量太多,占据了十三州太多的人口,这是不对的。
对于现在的战况,他也是忧心忡忡。
从一开始,他在北美的时候,就在奥尔巴尼会议上提出各州联合的想法,为的就是建立一支军队,击杀印第安人和法国人,扩大土地。
靠着宗主国的军力,前期进展还是很顺利的,开始向北进攻,并且大量驱逐阿卡迪亚人,空出了大量的土地,使得土地投机公司获得了极高的利润。
但现在,伴随着大顺参战,战况极为不利。
北美这种仗,正规对射的仗,最多也就三五千人的规模。三五千人的规模就能决定几百万平方公里的归属。
大顺从一开始,就是奔着这种规模来进行海外军团的建设。
现在英国海军蹲在海峡,和大顺海军主力大眼瞪小眼,直布罗陀陷落后大顺向北美进军,战局不问可知。
于是,富兰克林只能发出请求。
“陛下,诸位大人,关于印第安人和法国人对我们的战争,如果只靠我们自己,是无法获胜的。”
“这不只是国家与国家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