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三章 三战定印度(九)(2 / 3)

新顺1730 望舒慕羲和 3591 字 2022-06-07

来了。

况且,大部分和英国人合作的商人,一旦大顺攻下孟加拉,他们会把裤衩都赔进去,到时候一定会恨死大顺。

毕竟,原本他们负责出口。

而根据基本的商业原理,可知:一斤绸布和一斤生丝,其实都是一斤,装载船上也都占一斤的载重。越是制成品,其利润越高,故而英国东印度公司的资本,更倾向于购买制成品,以获得一个资本周转周期的最高利润。

而大顺,压根不想要制成品,而是想把大顺的制成品卖到孟加拉。

这也意味着,孟加拉的工商业、进出口的买办商人,肯定会来一场大洗牌的。

在河口屯兵,就是在逼着孟加拉的旧势力,贵族,王公,地主,商人们,选边、站队。

一旦选了,那么大顺获胜,就可以杀、抓、抢、没、罚。

这不会造成极大的恐慌,其余人会认为,这是大顺在报复之前帮助英军的人。

愿赌服输,很正常,谁叫你之前瞎了眼,押注英国东印度公司呢?其余人自也不会担心大顺的手段落在自己头上。

要是一开始就以快打慢,各个击破,先攻威廉堡、后打贾法尔……这就不好办了。

英国人要是失败了,那些即便对大顺不满的人,也不敢站队了。没有外部势力,他们不相信贾法尔自己能抵抗的了战胜了英国人的大顺。

到时候,一团烂泥,大顺也不好办,杀人也不方便杀。

有些事,弄个罪名杀人,甚至逼着那些人起兵反抗,反倒可能是最优的解决方案。

大顺这边,希望他们聚在一起,弄个粪坑,省的苍蝇乱飞,到时候一战直接扬了。

他们这边也没有辜负大顺的期待,很快,孟加拉这边的人就和威廉堡的英军凑到了一起,商讨对策。

杜锋在乔治堡的快速胜利,在这些人商讨对策的时候,也起到了一种军事神话的心理压迫效果。

因为,如果圣乔治堡不那么快被攻下,理论上,还有一种办法可以对付大顺的大军。

那就是,英国海军将军舰,全部在加尔各答的下游自沉,阻挡水道,不让大顺的军舰有机会威胁到威廉堡。

海军把所有的大炮,全都搬到威廉堡内,加强威廉堡的防御。

水手登陆,不在岸上作战,全部入驻威廉堡。

利用海军的大炮,水手,极大地加强威廉堡的防御力。

孟加拉军队在拉杰沙希等地集结。

如果大顺先攻打威廉堡,那么凭借大量的守军和加强的火炮,如果没有圣乔治堡所延续的在下南洋之战时就已经塑造的大顺攻城神话,理论上守到雨季,完全不是问题。

到时候,攻城的大顺军队精疲力竭,如此,孟加拉军队便可以发动反攻。

顿兵于坚城之下,实为兵家之大忌。

但是,圣乔治堡的事已经发生,海军中将沃森提出这个计划之后,贾法尔这边立刻提出了反对。

实际上,这个计划,克莱武和库特中校也极力反对。

只不过,他们两人反对的理由,和贾法尔等孟加拉人反对的理由,并不相同。

克莱武反对的理由,是:

威廉堡的防御体系,绝对没有圣乔治堡完整。

圣乔治堡那边传来的消息,大顺这边以不超过五十人的伤亡攻取了堡垒。

那边也都是英军,凭什么可以确定,威廉堡就能守几个月呢?

的确,圣乔治堡那边,大顺的海军可以威慑。而如果这边海军自沉的话,大顺的海军无法抵达加尔各答河港,也就无法对威廉堡进行舰队炮击。

但是,舰队炮击和快速攻击,只是大顺非正规的攻城手段。

克莱武表示,大顺的攻城手段非常成熟,而且明显是师承沃邦体系,这一点毋庸置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