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章 大忠臣(上)(3 / 3)

新顺1730 望舒慕羲和 3530 字 2022-06-07

度欧罗巴战事,可现在他自己都说了,庙算已胜,输不了了。

而这时候,依旧没有告病隐退,相反还要做一件大事,一件必然没有退路的事。

皇帝还记得当初刘钰的赤子之心、宇宙之悲、轮回之叹。

而现在,明明该到了可以全身而退,学张子房从赤松子游而全其身的时候,却反倒站出来要做事。

那只能说明,在皇帝看来,刘钰觉得,他似乎找到了解决轮回之叹的办法,并且尝试着去做,以证明有些东西未必只能在松苏用,或者各省都有类似松苏的解决方式?

终于,皇帝在许久的沉默后,问出来一个非常不该问的问题。

“荀卿曰:从道不从君、从义不从父。”

“卿此行,从道欤?从君欤?”

刘钰想想都没想,斩钉截铁地回道:“臣,从君,亦从道。若文王武王,道即为君、君即为道,焉有道、君之分?政事没有假设,臣亦不想假设。”

这话,若不加后面那句,其实意思就是“从道不从君”。但加了后面那句,则又似乎可以圆过去,似乎在说现在您这个皇帝就是道啊,没有假设,我怎么能回答呢?

对这个像是条件反射一样的反应,皇帝唔了一声,又问道:“效松苏故事?”

刘钰也立刻否定道:“与松苏不同。故而臣非要做。若与松苏同,又何必做?”

然后刘钰又道:“陛下,天有不测风云。此事,本朝最该牢记。若九宫山时,太祖皇帝未意外崩殂于乡民之手,其后开国又将如何,谁人可知?”

“天命难测。陛下英明神武,臣斗胆,诸皇子无人可及陛下圣明者。如此,当于尚可绸缪时候行绸缪事。否则陛下之神武所能做成之事,日后未必做得成。”

“于外,臣力主先取印度、战西洋。然后藩属诸事,后人自为之可矣。此先难而后易。子孙雄主,自不必提;子孙孱弱,亦不必忧。”

“于内,黄河事,天意也,若里斯本之地震。西洋人多有人言,本朝有占星师云云,否则何以这边刚说完地震洪水上帝事,那边就出了大地震?其实不过只是凑巧。”

“天意难测、天意难知。生老病死,无人可测。臣只是以为,陛下英明神武,朝中人才济济,国库金银满铛。正是做事之时。”

“是以,臣一片忠君之心,天地可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