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五章 轮台之思(一)(2 / 3)

新顺1730 望舒慕羲和 3216 字 2022-06-07

光也赢了。但霍光传好就好在,霍光并未废弃他指责的桑弘羊之策。”

“朕怕就怕,将来再有盐铁会议,竟是真的相信里面的东西,尽废旧政。而成两宋党争之势。旧党全弃新党之政,宋时读霍光传,就读出了个这个,哎……”

皇帝搞这种法力诈术,比谁玩的都溜,现在却在这感叹宋时读霍光传就读明白了个臣子要防止功高震主……

刘钰心想,这他妈还不是你们这些当皇帝的给逼出来的?你现在倒是站着说话不腰疼,说让太子读霍光传,要明白霍光是靠盐铁会议夺权,但批判的政策反而继续用,可太子真能读明白?

再说,你这么说,这不是让太子误解吗?

太子万一读成了,你准备让我去当桑弘羊、他去当霍光,到时候把我批判一番,治了我的罪,收一波权?这也不是伱的风格啊。

正想着,皇帝叹息一声,竟是背了一段和盐铁论、霍光传息息相关的《轮台诏》。

“前有司奏,欲益民赋三十助边用,是重困老弱孤独也。而今又请遣卒田轮台。轮台西于车师千余里,前开陵侯击车师时,危须、尉犁、楼兰六国子弟在京师者皆先归,发畜食迎汉军,又自发兵,凡数万人,王各自将,共围车师,降其王……”

“爱卿以为,若孝武皇帝生于此世,他会如何做《轮台诏》?”

刘钰很早很早之前就说过,汉之西域,非顺之西域。顺之西域,当在海外。

显而易见,皇帝嘴里的“轮台”,也压根不是地理学意义上的轮台。

是印度吗?

显然也不是。

征伐印度,还用不着“益民赋三十”的地步。

这话,算是和刘钰挑明一些事。

皇帝问汉武帝若生在此世,轮台诏的内容会写啥?

或者说,大顺需要办“多大的事”,才能需要达到压榨国力、消耗掉传统社会全部潜力、把大顺这百年休养生息的底子榨干,让每个百姓多交三十块钱的人头税才能把这件事办成的地步?

刘钰略略沉默,然后道:“陛下,南洋可以利、关东可以利。再远的地方,纯以利引、纯以关东南洋的资本导向移民而为契约长工的办法,是行不通的。”

“弗吉尼亚的棉花、烟草,大洋不宽,月内可跨,卖到欧洲有利可图。可再远的地方,以此时交通,无利可图。”

“莫说数万里之外,便是西域,可种棉花、可种烟麦、甚至还有铜矿,然而运输不便,资本断不肯去。又如何能够以契约长工的方式,移民千百万呢?”

“非行孝武皇帝之策,极限民力而办事……广造帆船,广招水手,而行移民之政……此事,也要分开看。”

“若以天下论,此事不必急。以工商为导向,汉人便可渐渐滋生,百年之后可有千百万人。”

“若以中国论,此事不可不急。移民若不为天下的范围扩大,而是为了解决中国的问题,那么在一些地方移民,也的确是个好办法。”

“譬若曹州至渤海黄河可能改道之处;譬若洞庭围湖而坏长江水工之处。”

“此天下事、中国事之别。”

刘钰这样说,也就是说,假设汉武帝生活在这个时代,他多半会选择,把百年休养生息的国力最大程度地发挥出来,疯狂移民海外,内部搞一些永佃权、减租减息之类的政策。

最终临死之前,知道自己马上要死了,下个轮台诏,为后续的“昭宣之治”打个基础。

至于中国和天下的区别,皇帝分得清。就现在这种情况,就算没有强制迁徙,继续发展下去,南大洋和北美的西海岸,基本也要被汉人占满。但移走的人数,杯水车薪,不足以解决国内的问题。

迁茂陵令,在这个时代的表现,应该是把大地主的土地强制低价赎买,以“工商券”的形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