若无先知,只能试错,靠钱砸出来。
毕竟大顺走的不是市场化路线,而是专门立项,刘钰使劲儿往里面砸钱的路子。
自当日松苏大阅后,刘钰回京,基本上就算是在枢密院养老。
唯一干的一件事,也就是负责一下无定河治理工程。
之所以这不是京兆尹就能办的事,主要还是因为这个无定河治理工程,包含解决京城用的煤柴、黑龙江边疆金矿区移民、朝鲜国边境移民、无定河河道拓宽迁民等等一个系统工程。
京兆尹之类的,级别终究还是差了点,解决不了各方面的协调、筹款、招商等问题。
至于说煤矿问题,念经也好、鬼神也罢、龙脉玄学等等,终究还是比不上京城百姓没东西烧怨声载道这个现实无奈的。
以此为契机,大顺的、或者说是世界上的第一条锻铁轨的、蒸汽机车牵引的,从京西门头沟到京城的铁路线,正式建成通车。
其实刘钰从松苏回来的时候,这条铁路就已经开始招商、筹办了。之前各地煤矿、松苏等地,已经有不少铸铁铁轨的路了,主要是靠马来拉。
刘钰在京城这边筹办的时候,蒸汽机车还未研究成功,或者说压根不是很适用——走的是大齿轮传动的结构,跑快了估摸着直接就散架了,不过造起来倒是简单。
他是最终拍板,不让用已经很成熟的铸铁轨,而是用了锻铁轨。
等着路基本修完,蒸汽机车也算是弄出来个差不多能用的了。花了些钱,炸死了两个科学院的学生,凑合可用。
煤矿用的是川南那边尝试的新技术,也有一部分从西洋学来的英国采矿技术,在川南井盐区基本成熟后,回过头来在门头沟开矿。
这东西,在大顺并没有引起太多风波。
和百姓是否愚昧没啥关系,大顺又不是傻子。
原本历史上百姓对铁路火车的抵抗,因为毕竟这东西和侵略者绑定在一起,一旦和侵略者绑定在一起,所遇到的抵抗和不满也就比自己搞出来的,多得多。
这是很正常的事,英国人1721年还大规模焚烧东方棉布,称呼为“叫人精神萎靡、促长奢靡之风”的坏东西呢;更早之前的咖啡事件,不也是号称喝咖啡导致都会变成法国娘炮嘛。
大顺这边遭受的抵抗,倒是不大,只是因为点前朝的历史遗留问题,导致一部分人的利益受损。
也就是南苑、南海子的那群人。
京城嘛,毕竟是个消费型的城市。
各地的税收、官员的俸禄、士兵的军饷、皇家的机构……等等,很多都是消费的。
这里也算是几朝就有的大城了,周围的树,能砍的基本都砍的差不多了。
剩下的,比较近一点的,也就俩地方了。
一个是皇陵。
这地方树还不少,但肯定不让砍。在皇家坟头上砍树烧火,在封建社会肯定是作死的。
再一个,也就是京城南边的南苑了。
皇家园林,飞禽走兽、瓜果蔬菜、就是个皇家的、围墙百十里的大花园。
朱棣得位迁都之后,拨了不少人来,便是所谓的“海户”。和大海没关系,指的是南苑的海子,也就是池塘、湖的海子。
一开始吧,大明的太监,都是有专门来路的。到代宗之后,自宫居然也可以用,大家纷纷自宫,欲求上进,光宗耀祖。
数量太多,就往南海子打发。
这种地方,总得有人管。没人管,那就不是皇家园林,而成一片湿地池塘了。
自宫了肯定不能留下后代,但亲戚们也都纷纷过来,谋点事干。
虽是贱民,但大家都是“自愿”贱的,毕竟苛政对这里的影响小点,好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