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七五章 拆教廷、碎天下(下)(2 / 3)

新顺1730 望舒慕羲和 1778 字 6个月前

时候仍具有一定的中国味儿。

但现在嘛,虽然刘钰想的是进攻,直接拆了罗马教廷;可具体到此时,说起来仍旧像是一种防守,毕竟是在南洋等地守不太住情况下的掺沙子。

当然刘钰当着这些外国使节说的话,刨除掉有针对性的东西,剩下的其实也是借机说给大顺内部的。

包括斥责宗教、解除天人感应这些东西,都要趁着这个机会说出来。

一方面,是为大顺禁教打下更为坚实的基础。

另一方面,也是为了让理性和科学崇拜,在大顺的先发地区形成信念。

至于刘钰为什么可以说的这么出格,甚至连天人感应都喷了一通……在大顺,喷天人感应什么的,没啥事,喷的人多了去了;但以皇帝宠臣、近臣、甚至朝廷公爵的身份喷,这是有特殊含义的。

大顺内部,现在皇帝骑虎难下。

大顺李家最、最、最傻批的一件事,就是当初没有选择朱子学作为官方意识形态。

这是站在皇帝这个角度来看,绝对是最傻的一件事。

当然,当时情况特殊。

但选了永嘉、永康学派作为官方意识形态后,也就意味着他们扔掉了一个最沉重的东西——受命于天。

最开始选了陈亮的那种“绩效评分”的道统学说,本来是有机会在统治稳定之后,改回去的。

奈何现在改不动、没法改。

陈亮的那套东西,朱熹一语道破,道统如果可以靠绩效打分,那么万一不及格呢?你给南宋打多少分?合着南宋就没道统了呗?

如今,皇帝也不是没犹豫过。

但,印度太肥了,机会太好了,由奢入俭难,已经过惯了手里有钱日子的皇帝,实在没办法这时候退回去。

天文学说,彗星将在不久之后出现。

正确的东西,不是说一定会被相信的,而是取决于皇帝是否愿意相信。

相信天文学,相信闪电和玻璃摩擦毛皮的电一样,相信风雨都有规律?

还是相信彗星、灾难、天人感应、上天预警?

这不取决于大顺科学院有多少成果。

这取决于印度有多富庶、能收多少税、能得多少钱。

皇帝不希望自己在扩张期,出点什么意外,被人以天人感应、上天预警之类的东西要挟。

所以要借着刘钰的口,说出来一些东西,但皇帝自己最好别说。

上天预警,对皇权而言,不是坏东西。

相反,对于皇权来说,其实是好东西。

因为,上天预警的前提,是真的存在天。

存在天,才有天子。

才有受命于天。

功利学的道统说,是要不断进取的,甚至为了进取要王霸并用合理化的。

有些东西,那就不好说了。

现在连彗星都能预测了,那天还剩下啥?

只是现在骑虎难下,松苏地区的贸易、货币,以及粮食等问题,都让皇帝觉得,他有可能掌控新时代,并且用内外分治、互相镇压制衡的方式,延续他家族的统治。

这种想法下,钱,就非常重要了。

因为有钱,真的能解决很多事。

钱,不是财富。

但,松苏体系下,钱就是财富。

在这个体系下,手里的钱,就是随时能买到大米、高粱、黄豆、战船、火枪、战马、士兵。

在这种诱惑下,或者说在这种局势下,皇帝也只能选择“天”的另一种解释。

列星随旋,日月递炤,四时代御,阴阳大化,风雨博施,万物各得其和以生,各得其养以成,不见其事而见其功,夫是之谓神;皆知其所以成,莫知其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