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六零章 修补匠变法开启(2 / 3)

新顺1730 望舒慕羲和 1923 字 6个月前

放心了。那咱们啥时候启程?国公在明,我在暗?还是怎么样?”

“三五日就走,不需要在明在暗,明着去,先去海州就是。大张旗鼓去就是。”刘钰算了下日子,自己在京城也没什么事了,见见朋友、家人,拉拉关系,朝堂的事他是一点不参与,皇帝也根本没准备让他在朝堂玩摇摆。

史世用和刘钰相交已久,知道刘钰做事风格,遂道:“如此,那就要准备准备了。陛下特意叮嘱,一定要保护好国公。我这边也挑了一些好手,也要提前派些暗桩子才是。”

刘钰却不以为意,只笑了笑。

心道债多了不愁,虱子多了不痒。

废运河一事,自己得罪的人多了去了。废了运河,实则就已经得罪了不少盐商和官员,断了他们漕船夹带的财路。这回皇帝又要自己去动盐政法,明明不是自己牵的头,但还是让自己去干,那就表明了是要让自己来吸引火力。

这事儿,其实安全的很。没人会傻到敢对一个公爵明着动刀子的,真要是动了,那不是一府一县的官场震动,而可能会来一场全国性的大清洗,已经算是公开挑战皇权了。

如果这事走公,那么没这么严重,可以攻讦、抹黑、诬陷等等,要按朝堂上扯淡的流程走,可能败、可能胜。

但这事实际上是走的“皇权”的私路,皇帝是摆明了需要一个工具人来吸引全部的火力,这时候动自己,那就等于是地方势力公开挑战皇权,问问鼎之轻重——地方的事,皇帝你最好别管,谁管谁死。

真到那一步,皇帝就剩俩选择了。

要么,装死,走走形式处理一下,宣告自己的所有雄心都是扯淡,认输;要么,把之前一直吓唬人的威慑性力量,武德宫体系、新学体系的人真的拿出来,来一场大换血,杀出个洪武年间的官场气象。

威慑性的力量不能用,理论上不用之前是最有威力的。但真到了那一步,也只能拼个两败俱伤,不得不用了。

淮北。

海州。

淮北盐业界资本最雄厚的几个盐商,不安地等待着。

朝廷派兴国公巡查淮北盐政的消息已经传来,早早派出去的快马不断将拉近的距离回报。

这不是例行巡查,而是皇帝专门指派的偶然行为。

但关于盐政改革的风声,早已经铺开。

改革、改革,但凡改革,总是要去旧扶新的。

若是别人,这些盐商心里也不是太慌张,可偏偏皇帝派的是刘钰。

在松江府贸易大兴之前,若为全天下最有钱的群体是谁?

自然是盐商。

可现在,全天下最有钱的群体是谁?只怕未必是盐商。

只不过,盐商的底蕴厚一些,靠着“结交儒林”、“宗族关系”,二三百年的积累,朝里朝外都有人。

扬州之风雅文华,皆和这些盐商有关。没钱,玩锤子艺术,大量的文人都是盐商包养的。

松江府的那些商人,在盐商看来,也就是一群暴发户。

既是商人,那么当一群商人混到要讲身份、血统、家族、官职的时候,要嫌弃另一群商人是暴发户的时候,只能说这些商人已经“堕落”了。

他们怕刘钰的原因,就在于刘钰身后的暴发户。

区区一个淮北盐场,四十六州府的盐业专营,每年资本不过几百万两周转。

换了别人,说不定这些盐商还真能给他们一些好看,叫他们知道无有资本盐业不能运转的囧象。

可偏偏,刘钰背后的那群“暴发户”群体,若真要改革盐政,一听一年周转才三五百万两,那真是瞬间就能把钱堆满。盐有多赚钱,松江府的那群暴发户心里可是明镜似的,只是无有门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