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五四章 王朝的最后一次成功改革(四)(3 / 3)

新顺1730 望舒慕羲和 1980 字 6个月前

“一下子发下去那么多白银,只恐当地银钱价格会出波动。我只恐有不法之人,去别处收钱,来此地换银,这又恐导致别处的银钱出问题。”

“是以,若只苏南,臣倒是觉得大可不必急于一时。日后纸钞皆受用后,小额纸钞亦无难处。唯独这两淮,最好还是动一动。”

他这么一提,也提醒了皇帝。

“爱卿说起两淮,朕倒是又想起一事。”

“就是朝中早有人上疏,欲改盐政。”

“如何改,想来你也大约知道,无非盐纲、盐票、盐引这几种。也非今日一时之议。”

“每日朝会,如同进了囿园,百兽争鸣、群鸟啁啾,吵得朕头疼。支持的、反对的、各有道理。”

“朕有心变动,你既正好说到了这个小纸钞事,朕便想着,若变盐法,是否可以搭配小额纸钞推行?”

刘钰没想到皇帝的步子会迈这么大,错愕间,皇帝笑道:“放心,扬州盐,朕暂且不动。但海州盐,那定是要动的。”

“运河被废,海州盐必要换路途。既换了路途,顺便也就一并改了。海州盐对比扬州盐,少许多。成与不成,也就是几十万两银子的事,朕现在还担得起。”

“若可,则推至南场;若不可,再说。”

“既然这盐无人不用,而海州盐又供两淮、安徽所需。若能以盐配纸钞法推行,想来会简单一些。”

“只要那些买盐票的商贾,知道这纸钞合用,那么百姓手里若有纸钞,他们也会收拿。”

“纸钞,朝廷税收是认的,若是盐商也认,这应该就可推行了吧?”

皇帝一边想着这种一个羊两个羊的改革,一边琢磨着纸钞的作用。至少站在朝廷的角度,似乎是问题不大。

一来少了火耗,纸钞总不能说这玩意儿熔炼有火耗吧?

二来朝廷用的大宗物资,南洋和江南基本都能满足。就算西北、西南有战事,也可以兑换白银去用,况且现在那边战事也已经基本平定,无甚太用花钱的地方,要不然也不敢修淮河。二将来要用钱的方向,都是可以花纸币屯物资的方向。

三来朝廷这些年也确实被铸钱愁的头疼,到处都在喊钱不够用,白银是大额货币,百姓寻常不怎么用。

而大顺扩军,尤其是扩海军,又使劲儿地用铜。

海军炮最好是铜炮,铁炮容易锈;精锐的野战炮,也最好是用铜,重量更轻。

本来就缺铜,铸钱头疼,又不得不铸。可扩军备战,又不能不扩。

铜到底是贵金属,还是货币,这个矛盾伴随着大顺军改,已经愈发严峻。

真要是能直接用小额纸钞,当然是好事。朝廷把铜做兵器,也省的还得挤出来先满足民间货币需求。

当然,这种事皇帝也不敢把步子迈的太大。既是改革,顺便一起改,那就不妨先在江南、两淮地区改一改,试试。

扬州、淮安、盐城地区的盐,数量大,牵扯多,现在肯定不敢动。至少要等淮北盐场的盐政改革证明有效之后,再尝试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