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三四章 笑话(2 / 3)

新顺1730 望舒慕羲和 1884 字 6个月前

刘钰也没有动存量,而是动的比较容易动手的货币增量。

东西洋贸易的货币增量,又是巨大的。

从明朝到现在,纯粹从外面流入的白银,已经达到了7万吨,折合22亿两。而在明朝之前,中国的总存银量,可能还没这个数的三分之一。

这还不算日本贸易的流入。

是以刘钰直接抓住了流入的关口,也就是的每年新增的白银都是以纸币的形式增发,而纸币现在又确保可以换到足额的白银,但纸币又不是全国流通的。

这类似于在松苏南洋等地,搞了一个“外币区”。而要在大顺其余地方花钱,要用大顺的本币,白银和铜,别的地方暂时根本不认纸币。

徐家这样的豪商,有钱吗?

非常有钱,身家数百万。

但是离开这几个特殊地区,就没钱。

而这几个特殊地区,可以说,不管是奢侈享受,还是吃喝嫖赌,都不影响。

要是苏南地区都满足不了了,那别的地方估计更不行。

既如此,也难说到底是有钱还是没钱。

只能说,他们的钱不自由。

很不自由。

刚搞的时候,众人也看不出来有什么影响。觉得拿着白银还有损耗、大额交易还麻烦,搞纸币兑换券当然更好。

可等到人们逐渐接受后,商人们才发现原来这上面还有枷锁。

这些缓步进行的改革,当一件件都被联系到一起后,也就成了徐涛嘴里的那个反问。

“现在呢?”

一只有形的手,死死控制着这些海外贸易增值资本的流向。

因为这只有形的手的主人确信,要靠无形的手,这些增值的资本保管奔着土地和放贷去了。

但非全国流通性纸币这最后一道枷锁落下之后,就出现了徐涛现在感叹的这副场景:

国公说,在商言商,咱们要讲利益,天下熙熙皆为利来,本官是不会用官府手段强迫你们做你们不愿意做的事的!

反手就是一整套政策,让利益最大的买地和放贷难行。

只是先把狗脖子上拴上绳子,然后在绳子范围内,将其最爱吃的咸鱼和腊肉上抹了一堆辣椒粉和老鼠药,所以狗就自愿去吃剩馒头了。

不信可以去问问狗,是不是自愿去吃剩馒头的。

当然,这里面看似还有个问题,就是别处的狗,依旧可以吃咸鱼和腊肉。而且别处的狗,会看到这边只能吃剩馒头,不想来。

但实际上这并不是一个问题。

这也是个“我大顺自有国情在此”的特殊情况。

一来东西洋贸易是大顺的发钞行。每年的增值足够支撑大顺缓步的工商业发展了,其余别的地方的猫爱来不来,不差那么几个,自己在家乡买地收租放高利贷去吧。惹不起还躲不起吗。

二来,虽说相对于买地和放高利贷,真要是高投入降低股息分红,算是剩馒头。但比剩馒头强的,就咸鱼和腊肉,剩下的还不如剩馒头呢。

三来,12的年息,大顺投资的士绅或许还要捏着鼻子,觉得冤。可放在此时的世界金融中心阿姆斯特丹,12的年息,能被投资者把门槛挤破了。至少大顺不怕资本外流,反正刘钰不信哪个傻子会宁买自由的、5的英国国债,也不买大顺官方监管的12到15的干涉股。

四来,大顺特殊的手工业畸形发达,人力成本极低,平均日工资是伦敦的三分之一到四分之一,粮食价格以白银计也是其三分之一,使得大顺只要打开欧洲市场的销路,资本积累就源源不断,已有的基础足够,而不需要别处士绅的投资了。

毕竟这是个棉布贸易战中,靠纯粹手工业,与英国蒸汽机从1767瓦特年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