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三二章 绑定(下)(2 / 4)

新顺1730 望舒慕羲和 2214 字 6个月前

有对单独一个人下过手。”

“但他常说一个词:路线。”

“我不太懂这个词,但大约也能明白。”

“什么叫路线?是坐在海关收钱、还是走出去贸易?是长痛不如短痛迁南洋,还是君子远庖厨任两淮灾死为常?”

“这,大概就是我理解的路线问题。”

“别走错路,跟准他。”

“国公到底要走什么路,我自然不知。但现在,我可以确定一件事,国公肯定要对英国人下手,因为鸦片这件事上来看,这和他之前对日本人做的几乎一样。”

“明白这一点,你便能明白很多事。不明白这一点,你就要成为国公说的那种‘被时代淘汰’的人。”

徐亨赶忙应了,却又道:“父亲想的虽有道理,但今天国公的意思,似也只是说要扩大走私。父亲这么想,是否有些过于‘激进’了。这对英开战,非比日本、荷兰,耗费巨大啊。”

“儿子也知南洋地理,英国只有明古鲁一处,于本朝又不甚重要。至于英国,与那欧洲尚无陆路可通,其远在数万里之外。”

“这打日本,需得登陆岛上,而进至其国城。英国如此远,恐似……”

对激进这种新学里的新词,徐涛这老者也已经是见惯不惊。

不过对儿子形容自己的想法过于激进,他倒颇为不屑,反倒觉得儿子保守。

在儿子说了好些这个理由、那般困难之后,徐涛只问了一句话。

“走私、走私。你哥哥也是干走私的,人家不让走私的时候,怎么办?”

“别人怎么想的,我不知道。但咱家是经历过这种事的,比他们更明白。”

“把走私,弄成合法的,才不会出你哥哥被打死那样的事。走私怎么变成合法?”

“看看日本就知道了。打一仗,然后就合法了,就不是走私了。”

“你见过国公做什么事,喜欢被人捏着卵蛋吗?”

一时气急之后,徐涛又冷静下来,缓缓道:“如今咱家与国公,已是一荣俱荣、一损俱损。”

“国公的路线,是对外扩张,走出去贸易。这个路线又注定了我们很重要,换了谁,只要继续走这个路线,便不能动我们。你懂吗?”

徐亨点点头,这个道理似乎还是可以理解的。

“可是,你要知道,一旦路线转为闭关贸易、关口通商……你也知道国公常说的一句话,咱们都是废物,坐在家里收钱的事,有百姓勤劳而得的生丝茶叶瓷器,傻子都能赚钱。”

“既然傻子都能干坐商,那么咱们还是不可替代的吗?”

“既然不可替代,谁上都行,斗倒了国公、变换了国公的对外扩张路线,轮得到你我来当这个收钱的坐商吗?人家没有亲戚朋友?没有门生故吏?没有门人下属?”

“国公说的一点没错,百姓勤劳而得的茶丝瓷,只要朝廷闭关通商,傻子都能赚钱。而傻子,是可以被人替代的。”

“故而,我说一损俱损、一荣俱荣,倒不是说和国公这个人一损俱损、一荣俱荣。而是和国公的路线一损俱损、一荣俱荣。”

“只要不对外扩张,我们都是可以被替换的人。”

“而国公的路线能否走下去,取决于国公能不能让朝廷赚更多的、比坐商通商更多的钱。”

“走私,等于是卵蛋被人捏在手里。不提国公,只说我们自己,我们能允许吗?能接受吗?一旦被人捏了,对外赚不到钱了,那时候国公被人搞了,路线变了,你我算什么呢?”

“到时候,谁管这边的事,谁就会派心腹人来做这一行。”

“你以为国公一直在骂我们是废物,坐在家里傻子都能赚钱,是在说什么意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