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是你种的吗?麦子是你割的吗?你都不劳动,凭啥无偿占有劳动果实?直接不用还、烧了借据,了事。
但这个理,这时候刘钰肯定不敢说。
既不敢说,那就得按照现有的理来论。
现有的理这么一论,这官司打到哪去,也是新兴阶级该把这笔钱给出了,然后多干几年还债就是了。
但问题是下南洋的死亡率高,这一点他们心里也清楚。
巴达维亚当年建城的时候,年死亡率几乎是百分之六十,一批批的人来、一批批的人死。直到把城建起来、沼泽弄好了、城市体系建起来了,死亡率才降下来。
现在从头开拓种植园,死亡率必然高到离谱,尤其还是一些从黄淮区,算是北方的人去的南洋。
这就导致新兴阶级根本不可能接受这种看似合理的条件:替雇工先把债还了,雇工要多干十年,看上去新兴阶级赚了。
结果人刚到,嘎一下染了疟疾、登革热、热病、出血热、霍乱、麻疹、风疹、痢疾等,就死了,这不赔了吗?
他们不接受,就可以继续拖。
这不是如同搞西洋贸易公司那样的、看上去就知道赚钱、去晚了就没机会的事。
而是机会就在那摆着,很多人巴不得先看看别人是赚是赔再跟进了。
刘钰好容易用各种手段,搞出了这么个热潮,总得维持住。
现在出现斗争了。
理所当然,刘钰现在肯定是站在新兴阶级的那一边。
甭管有没有理。
他得做出个样子、至少做出个姿态:有争端,不要怕,我向着你们。我罩着你们。胆子再大一点、步子再大一些。
这个姿态都没有,日后的事就更难办了:各新兴阶级一看,哦,看来还是买地囤地转科举传家,更稳妥啊。
两边的斗争,现在才刚刚开始。
假如日后工业发展了,包身工制度,两边是没有斗争的;这种开发南洋要走青壮劳力、解体旧乡间体系的事,两边才会出现斗争。
这事,既要耍无赖解决、让新兴阶级看到自己站在他们那边,那就只剩下一个办法了。
“来人,准备车马。我要去一趟金陵,拜会节度使。”
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