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他们是怎么理解财富的,便有机会顺着去做一些让大顺感到可以接受的、高兴的事。
至于说英国放开技术保护,法扎克莱内心当然是支持的。
本来嘛,在欧洲一月份起航、七月份到松江府、十二月返航、七月份回欧洲。将近两年的时间,结果去的时候基本是空船,只能装一种商品,那就是白银。只有返航的货船,是有利润的。而返航的利润,要均分在两年内。
如果,在欧洲也能装一些特殊的、大顺急需的、利润极高的货物,公司的利润当然也就翻番了。
当然,这些货物得是在大顺合法的。鸦片倒是利润也高,但在大顺不合法。
但难点恰就在这:
如果东印度公司想要说服议会,需要东印度公司的体量足够大,给予股东的分红足够多的、参与入股的人足够多的、能够给王室带来的利润足够多的、能够花钱游说绑定公司利益共同体的人足够多。
如果公司不转变思路,却又意味着,如果公司想要足够大、足够赚钱、足够分红,就需要说服议会,放开大顺所需的技术商品的管制、放开茶叶棉布关税。
这就像是如果要达到b,必须要做到a;而想要做到a,第一步是达到b。
这是一个闭环。
法扎克莱内心渐渐涌出一种想法。
公司想要发展,就必须跳出这个闭环。
是否有另一种思路、暂时跳出对华贸易的依赖,可以使得公司的规模继续扩大、足够赚钱、足够分红,以至于在议会中拥有极大的影响力?
如果有,那么,这个增长点在哪呢?
天才一秒:m.诱renxs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