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八九章 落入圈套的英国(四)(2 / 4)

新顺1730 望舒慕羲和 2145 字 6个月前

摆在眼前的ATM,谁能拒绝这个诱惑?

在欧洲,大顺还需要和法国继续合作。

是以,刘钰之前在印度把法国一顿坑,因为他不能让法国在印度赢。

法国在印度赢了,大顺和法国的同盟也就到此为止了,大顺没办法干涉太多的欧洲事,只能吃印度。法国赢了,中法冲突不可避免。

怎么让法国“体面”且“满怀感激”之情地退出印度、让大顺接盘呢?

那就是让英国不断增加在印度的投资。

这就像是两个人坐在赌桌上,不断加码,法国人要么跟、要么滚下牌桌。

跟……刘钰确定,法国跟不起。

一方面,是法国的海军力量不足以四面出击。

另一方面,就是刘钰和法国展开的人参貂皮贸易,使得加拿大和北美的价值剧增,如果不能四面出击只能二选一的话,是选北美?还是选印度?

这种二选一,这在法国第一艘以加拿大冰块压仓、装着西洋参和貂皮以及五大湖“东珠”的船来到中国、顷刻售完的那一天开始,就已注定。

刘钰常说一句话:

当年后金鞑虏能用辽东的人参貂皮和东珠,养几千兵;法国用五大湖加拿大的人参、貂皮和东珠,养几千北美驻军,不是问题。

先卖几船人参珍珠,闷声发大财。反手武装个几千印第安盟友。英国也武装印第安人?但是不用怕,大顺派点人去给法国的印第安盟友接一接牛痘,英国的印第安盟友赢不了法国的印第安盟友。

他杜普莱克斯设想着在印度培养土兵、搞征税,靠土地税来养东印度公司,让法国倾向于印度。

设想是正确的,但问题是前期的投资,谁来出?

法国在经历了20年的经济危机后,投资不振,都觉得土地最保值,资本怂起来不敢冒险。

论画大饼,当年约翰·劳画的密西西比大饼,不比你杜普莱克斯画的更香?

结果呢?

一朝被蛇咬十年怕井绳,当年听了大饼破产无数,今天再听大饼就把全部身家压上?

听一个尚未可知、而且刚刚还被英国人暴打的印度土地税大饼;为啥不去投资那个已经见到真金白银的加拿大人参貂皮淡水珍珠大饼?

英国不断在印度加码,他杜普莱克斯纵有本事,却也是巧妇难为无米之炊,没钱怎么加码?

到时候,法国人当然也别无选择,选北美不选印度,笑嘻嘻地把在印度的城市交到大顺手里,把大顺拖下英法战争的泥潭。

这是要给法国人留体面、保持中法的“友谊”。就是阳谋。

等到法国人明白过来的时候,也只能按照刘钰给他们规划的路线走。否则还能怎么办?哪怕明知道这是被坑了,脸上也得挂着笑容。

而对英国东印度公司来说,刘钰的这一手,仍旧还是阳谋。

刘钰这些年一直在搜集英国东印度公司的资料,对英国东印度公司的股权构成、分红比例、利润来源都有详尽的数据。

在这个数据之下,刘钰站在东印度公司股东的角度,去考虑公司如何增加利润,视角也就非常清晰了。

刘钰可以确定一件事。

英国东印度公司,就其贸易模式来看,历史上的1770年代是个分水岭。

从被荷兰人赶出东南亚,到1770年代之前,英国东印度公司在印度的盈利,靠的是买印度的棉布运回英国销售,英国的呢绒和棉纺织业费拉不堪,根本不足以抵挡印度棉布。或者,是用印度的棉布,偷偷摸摸绕开荷兰人,去东南亚换香料,再把香料运回欧洲。

从1770年代到其解散之前,其在印度的盈利模式,变成了从印度买棉花,送回英国纺织成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