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八四章 东学西渐的诡异产物(上)(3 / 3)

新顺1730 望舒慕羲和 1836 字 6个月前

是先秦时候诸子互喷的文章居多。

蒋友仁在儒学之外,尝试着也看看先秦其余学派的文章,然后就看到了韩非子的书。

韩非子说:在他们那个时代,巫祝经常祝愿别人,长生千秋、万寿无疆。但使人多活一天的应验也没有,也从没指出过该怎么才能长生。

所以当时人们看不起巫祝,逐渐不信这些鬼神之事。

又说儒家的学问也是如此,从不说该怎么办,只说“要是听从我的主张,就可以如何如何”;但又不谈具体如何才能治理好国家,具体怎么办。

不谈现在如何才能治理好国家,反而说一些过去治理国家取得的功绩;不去考察官府法令这样的事务,却都去称道上古流传的美谈和先王就的功业。

韩非子就喷,说儒家的行为,和那些祝人长生千秋的巫祝,有啥区别?这不就是现实里的巫祝吗?

一点也不应验,也没有可操作性。

净说一些上古时候谁也没见到的事。

当然,韩非子的这篇文章,本意是喷完了墨家喷儒家,最后得出结论:民众愚昧,征收钱粮的赋税,为的是把它们用于救济灾荒、供养军队保卫国家,百姓却认为是朝廷贪婪。是以,民众的认识是靠不住的。治理国家的时候顺应民意,是不行的……

但是,这文章是写给君主看的。

在传教士看来,自然是另一种视角。

蒋友仁觉得,韩非子说儒家的那些东西,很像是也在说天主教。

而因为天主教认定华夏这边是偶像崇拜、崇神贪财、且又非常现实,所以蒋友仁剑走偏锋地得出了一个不算是奇葩的结论:

想要天主教在大顺真的传播,就得摆脱韩非子说儒家的那个问题。

天国,是看不见的,就像是三代之治一样。

这个非常现实的民族,比如之前对传教士的优待,源于传教士能带来数学和天文学知识,而不是内心真正信仰。

皇帝都如此现实,那么民众岂不是更加如此?

这便恐怕需要一个人间的实体,确实让他们看到了天主教行、可以,才有可能大量地去信天主教。

而现在,走皇帝路线和上层路线都走不通了,没机会。

那么,先要搞出这么一个人间实体,要咋整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