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二二章 海牙惨案(三)(3 / 3)

新顺1730 望舒慕羲和 1785 字 6个月前

俄三国的船运垄断之下,制裁丹麦,英国也东北欧的贸易也会衰落。

这时候,就会让英国陷入两难的境地。

是为了讨好俄国,继续不支持丹麦,放任俄国瑞典的船运占据东北欧市场?

还是,改变政策,认清形势,不再跪舔俄国,反而支持丹麦、唆使丹麦对瑞典和俄国开战呢?

众所周知,国际政治中,一味跪舔是没有好处的。

英国出卖丹麦舔俄国,可结果是历史上俄国转身结盟法国,瑞典也顺便对英普宣战。

而伴随着大顺这边的操盘下场,瑞俄法荷中,完全可以在波罗的海将英国的贸易力量排挤出去。

英国又是贸易立国的。

这种情况下,是否还会继续拉拢俄国?

还是会开始利用英国和丹麦之间的传统关系、翁婿关系,扶植丹麦,从而遏制瑞典俄国在东北欧的贸易?

这就是英国必须要做出的选择了。

跪舔下去,换取俄国的真诚对待?还是主动出击,在尾大不掉之前进行剿杀?

一旦英国开始扶植丹麦,试图遏制瑞俄贸易的发展,那么英俄关系也就破碎了。

而一旦英俄关系破碎,俄奥在普鲁士和土耳其两边的共同利益又促使他们外交绑定,那么中法俄奥四国同盟也就形成了。

因为英国为了保汉诺威,为了遏制法国的崛起,必须要在欧陆找一个打手。那就只能找普鲁士了。

主要还是刘钰对路易十五的水平不放心,不能干等着法国自己去拉奥俄。

就路易十五那水平,万一拉不到呢?

所以大顺也不得不下场,到处埋雷,挖坑引流,将自身能在欧洲产生影响力的着力点发挥到极致。

历史固然有很多的偶然,可若能把握大势、甚至自己创造大势,形成大势所趋,将偶然的可能与影响降到最低,才是正确的做法。

望舒慕羲和提示您:看后求收藏(),接着再看更方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