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极高的标准要求你。
成绩进步了,表现的好了,符合他们心意了,便夸奖你,鼓励你。
而若是表现的不好、差了,便斥责你。
但真正的父母不该是这样的,真正的父母应该是在小的时候,无论你撒尿玩泥、还是搓个泥巴泥塑,都会夸一句我的儿做的真漂亮。
于是路易十五便极度渴求别人的赞扬、理解、支持、称赞。
他不自信,过分看重别人的评价,甚至有一种近乎病态的讨好型人格。
作为一国之君,这种极度渴求别人认可的体现,就是希望自己不靠别人的帮助,办成一些事。
倒叫你们看看,我厉害不厉害?我强不强?
我没有人的帮助、没有人的建议,我依旧干成了很多事。
快来夸夸我!
快来赞扬我!
不要说我不好,不要说我不行,不要像我小时候一样做错点什么就训斥我!
不要把我逼成小时候那样,从七八岁开始,就隐藏内心的真实想法。你们这些大臣、监护人、家庭教师,喜欢听什么,我便只能说什么,否则你们便要不高兴、便要训斥我。
现在,我长大了!
我干的很好!
我很厉害!
夸我啊!夸我啊!
我不是靠你们的建议做成的事。我是靠自己的主见,我的主见你们或许不同意、不认可、反对,但我依旧做成了!
证明什么?证明我才是对的,你们才是错的!
是你们不对,你们是错的,当初我小的时候你们那么训斥我,可到头来你们训斥我是不是因为我错了,而是因为你们不对,所以你们眼中,正确的反而是错误的。
另一方面,这种人又对性上的伴侣,有一种非常特殊的要求。
首先,在纯粹的两性的关系上,要求伴侣有母性,让他能感觉到母亲的韵味,最好还是别人的妻子,这样在敦伦的时候便有一种特殊的、变态般的快感:我得到了我最想要的母亲!
我可以问问她到底是喜欢她的丈夫,还是喜欢我?
看着刚生完别人的娃、自己的女人,说不出的喜爱。
可以问问,自己的“母亲”,到底和丈夫做那些事的时候,是怎么来的……
其次,那种对外人的,变态般的渴求别人认同,却又在他渴望的女人面前,化成一种孩子般的对母亲的依恋。
对外人,他是一种生怕别人瞧不起、生怕别人看低自己,生怕别人嘀咕自己。所以自己要做的,便是不求别人、不问别人,我行我素,我要做的很好,让你们从心里佩服我、敬重我、认为我厉害、我牛、我很强。
而对自己敞开心扉的那个人,则如同个孩子一般:喜欢躺在别人的膝盖、腿上,由那个最信赖的、仿佛母亲一般的人,轻柔地触碰自己。
然后被问一问:你为什么不开心啊。为什么不高兴啊?
自己讲出之后,那女人再用母亲对待儿女一般的态度,给出一些建议。
给他一种感觉:这个女人,既是我的情人、又是我的母亲,又是我的挚友、又是最欣赏我的那个人、也是最能帮助我走出困境给我建议的那个人。
是我最亲近的人。
外人给我建议,那是羞辱我、不信任我、瞧不起我。我不需要你们的建议,我要用自己的判断,告诉你们,你们都错我,我才是对的!
最亲近的人给我建议,那是对我好、为我好、既是挚友也是母亲还是情人般的爱我。
这种心态,一般的、正常的、不变态的、没有经历过的、童年不缺爱的人,是无法理解的。
就……挺恶心的。
但他身边的这些女人,其实都能理解。
不说眼前的这位蓬帕杜女侯爵,便说后面的杜巴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