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六六章 真正的雪中送炭(下)(2 / 3)

新顺1730 望舒慕羲和 3932 字 6个月前

的参股人,按照贵国的阶层划分,至少都是秀才。”

“贵国既然不能够做到均田免粮,为什么觉得欧洲可以搞自由贸易呢?”

“我认为,贵国虽然赢得了战争。但现在要考虑的,是怎样将战争的结果转化为红利。而不是构想一种理想化的商业模式,认为拿下了东南亚,就完全掌握了贸易的主动权。”

公司的一名比较了解中国的董事,以非常不准确的类比,讲清楚了在欧洲搞自由贸易的难处。

虽然类比非常的不准确,可大致的思路基本是对的。大顺搞不了土改,英国搞不了东方贸易品自由,原因还真差不多:严重损害统治阶级的利益。

甚至来说,这个荷兰公司董事的比喻,还说小了、说的谦虚了。东印度公司的董事,怎么能对比大顺的秀才呢?

分明是六政府侍郎级别以上、基本快摸到尚书级别了,大顺的秀才哪有资格和东印度公司的董事在国内的地位一样?

公司董事的意思,还是希望齐国公这边好好考虑一下,不要想着吃独食。想吃独食的结果,就是啥也吃不着。

大顺真要是买了一大堆的商船,决定直接把东南亚的货运到欧洲来。按照这荷兰公司董事的意思,过了好望角就要被劫船、好容易到了欧洲也没法入港卸货、入港卸货了也会给你安上高关税叫你卖不出去。

如果要是大顺能够与这些董事们、荷兰的金融资本家合作,东印度公司破产这件事,就另有操作了。

即便公司发行了一大堆的债券,这也不是不能操作。

比如将公司的全部资产,折算成资产券。包括商馆、货栈、货船、仓库等等。

这些资产券,按照债券比例、股份比例,按比例分给每个股东和债权人。

不单卖。

是有限责任公司,债权人也没办法。当初也没人逼着你买公司的债券,你自己买的,当然就要承担风险。

按照宗教理论,放高利贷是基督教所不允许的。

但是,帮助别人、在别人需要的时候借钱给别人,并且承担借钱后的风险、获取合适的报酬……这就不叫利息了,这是允许的。

这样一来,若是能够和大顺私下里达成某些内幕交易,这里面的可操作空间就大了。

若是私下里和大顺达成了交易,这些人有了内幕消息,确定大顺会和他们合作卖货。

那么,就可以封锁消息,让公司不动产的资产券,很快变成一张张废纸。

等到最不值钱的时候,再反手一波收购,以极低的价格,收回了公司原本的不动产。

一旦与大顺合作,这些原本一文不值的公司不动产,可就瞬间值钱了。用极低的价格,收购了一笔高额的不动产,日后躺着数钱即可。

而这里面最关键的一点,就是公司不动产,不能分开拍卖。而是要全部折算成资产券。

要是分开拍卖,那就完了。今天卖艘船,按照债券比例还钱;明天把大楼卖了,按照债券比例还钱。最后啥也剩不下。

可要是能借着“不患寡而患不均”的心态,借着各个债权人之间的矛盾,把分开拍卖卖一点还一点,改成全部资产折算资产券。把实体变成纸券,那金融资本就有很大的操作空间了。

是以齐国公说到要买商船的时候,这些在场的人大为震惊。

一来这么买,就不好操作成折算资产券了。

二来大顺这意思,不想合作,而是要吃独食。

二者少了哪一个,这些人都不能在东印度公司的尸体上大发一笔横财,如何能不震惊?

震惊之余,刚才对齐国公说的那番话,不免就露出了他们的一些想法。

在齐国公一旁的康不怠,心下暗喜,心道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