的情绪会越发严重。”
“中国人攻打了东南亚,他们的目的已经达到,并不需要在这里继续煽动情绪。”
“您应该考虑,中国人是出于帮助他们法国盟友的目的?还是那位侯爵大人,对您的个人报复行为?”
威廉四世倒是难得的聪明了一回,反问道:“这有什么区别吗?”
“不管是出于他个人对我的报复,还是为了帮助他们的法国盟友,他的目的都达到了。”
“荷兰的人民是最愚昧的。他们最擅长的,就是找替罪羊。”
“当年吊死德·维特;当年判处战败的海军司令有罪……他们不需要真相,只需要把情绪宣泄出来。”
威廉四世长长地感叹了一声,唉声道:“执政官的位置,是诱惑,也是危险。当初普鲁士人退出了战争,看起来一切都有利于我们,我们当然要宣战。可是,腓特烈背信弃义,再度不宣而战,这是我们没想到的;法国人在萨克森人的带领下,战斗的如此英勇,也是我们没想到的;中国人无耻至极、不宣而战,忽然攻打了东南亚,还是我们没想到的。”
“如果,这一切都没有发生。”
“如果,普鲁士在当初停战后就不再开战、如果法国人没有获得这场胜利、如果中国人没有突袭东南亚……而我当初却不对法宣战、不大力支持奥地利,最终英国获胜,追究我们的责任,甚至对我们开战,到时候,摄政寡头就不会煽动民众追究我的责任了吗?”
苦闷地嘲讽着荷兰的民众,最终他得出了一个惊人的结论。
“弱国,无外交主动权。一切,只能靠选择站队。只不过,看起来我们选错了而已。我有什么错呢?”
“非我之罪,摄政寡头误我,误尼德兰!”
本廷克伯爵心想,都这时候了,你发这些感慨有什么用呢?
“执政官殿下,现在民众的情绪很容易被引爆的一个点,就是斯图亚特王朝的小王位僭越者。”
“如果他真的登陆苏格兰,英国肯定会把坎伯兰公爵在尼德兰的军队运走的。”
“而这样的话,民众的愤怒就真的难以制止了!”
“我们和英国人联手,结果法国都打到荷兰家门口了,英国人却把尼德兰的驻军拉走去保卫他们自己,丝毫不顾及法国可以随时攻入阿姆斯特丹的威胁。”
“一旦这件事发生,民众的愤怒就会不可遏制。”
“您……您应该通过长公主殿下,将这件事解决掉。无论如何,坎伯兰公爵的军队,不能从尼德兰撤走。”
本廷克说到了最关键的地方。
现在,民众的情绪虽然处在爆发的边缘,但是,暂时还是可控的。
大顺下南洋的事,影响最大的,是阿姆斯特丹。
而阿姆斯特丹,本来就是反执政官派的大本营,那里乱成什么样,暂时不会影响到了奥兰治家族的统治。
可是,如果英国真的拉回了坎伯兰公爵在尼德兰的驻军,去保护英国自己,那么民众的最后一点理智,就会崩解。
荷兰又出人、又出枪、又出钱,结果“坚定的盟友”第一时间跑路了。
威廉四世这个英国国王女婿的身份,就会成为民众最为厌恶的一件事,也将成为荷兰那些暂时还能支持威廉四世的民众最后的失望。
当不再期待时,也就不再失望。
本来吧,一开始荷兰议会派的政策,就是首鼠两端。
就算碍于种种压力、条约、国际信誉等,不得不支持奥地利和英国,也会和法国打招呼:我们也是迫不得已,还请见谅。
也本来吧,要是普鲁士人退出了战争,议会派指定也会第一时间对法强硬,觉得要捡大便宜。
问题是,在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