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就谁都控不住了。
赢了,西欧金融资本从属于大顺的手工业产能和蒸汽机,潮水般的手工业产品,彻底冲垮欧洲刚起步的、尚需要高关税和行政命令保护的棉纺织业。
之前不管是打罗刹、伐日本,相对于这件事来说,当真算是小打小闹了。
…………
两个月后。
刘钰和李欗依旧还在巴达维亚总督府住着,不过此时巴达维亚已经不叫巴达维亚了。
这个亚、那个尼亚,一听就是罗马地名风格。巴达维亚,是荷兰的罗马时代的旧名。
就是那个荷兰精英们编造出来企图塑造共同体、但被奥兰治派反感共同体传说中的共和制度而将孩子和洗澡水一起倒掉的“巴达维亚共和国”的巴达维亚,或者,叫巴塔威尼亚。
大顺占领之后,也没有恢复城市的旧名“雅加达”,胜利之城。
而是改了个土里土气的名字,椰林城,或者叫椰城。
原来的总督府,也改名为爪哇军镇衙门。
连同原来到处可见的voc旗帜一样,两个月之间,消失的无影无踪。即便到处都是荷兰风格的建筑,但在名称上已经彻头彻尾像是一座大顺的城市了。
围攻马六甲的计划,还未实施。因为大顺这边有的是时间,刘钰还要在椰城请客,等各个土邦的酋长、贵族抵达。
围攻马六甲,是一道大菜。现在客人还未来齐,自然不急着开饭。
这两个月的时间,巴达维亚的市民们也开始逐渐适应了大顺带来的种种改变。
有好的,也有坏的。
这是一座依靠中转和对外贸易而繁华的城市,一旦离开了中转和对外贸易,萧条是肉眼可见的。
城中,依旧是华人社区中,和上一次不同,这一次是德国人史瓦兹请他的朋友孙涛吃饭。
德国人的烹饪水平乏善可陈,但客人不会去吐槽主人的手艺。
今天史瓦兹请孙涛吃饭,一个是终于安定下来了、稳定下来了,他们这些欧洲人的命运也定下来了。是以,特意感谢感谢当日乱局中,好朋友孙涛给他家门口挂了一块绸布来保护他的善举。
二来,便是他这个木匠,也找到了新的工作,决心留在巴达维亚继续谋生。
没有了历史上的红溪惨案,隐藏的内心的恶魔终于没有释放出来,两个好朋友坐在一起喝着酒,谈起来这两个月椰城的改变。
孙涛先是端起酒,和史瓦兹碰了一下,祝贺他找到了新工作。
“我早就说,有门正经手艺,哪里都饿不着。你这木匠活做得好,在哪都吃得开。荷兰人在这的时候,需要木匠。天朝在这,也需要木匠啊。所以说啊,我准备把我孩子送你那去,当木匠学徒。学一门正经手艺,总不会饿死。”
史瓦兹也很高兴,又有之前送红绸布的恩情,连忙答应下来。
本来一开始他对华人暴动惴惴不安,因为以新教徒的思维,很可能对他们这些欧洲人进行屠杀。
天主教,在这种事上,虽也很烂,但比新教强不是一点半点。天主教的拉美,一堆混血儿;新教的北美,印第安人基本死绝了。
史瓦兹想过自己可能被杀,但没想到随着大顺在椰城站稳了脚跟,两个月来并未下达屠杀令。
反而,因为大量的军舰聚集,他凭着自己的木匠手艺,在修船厂找到了新的工作,月薪和以前相比差不多。
而且,椰子城的物价即便经历过战火,依旧十分的稳定。略让此时很多人有些不解的,便是取消了各种古怪的包税之后,鱼米虾蟹肉的价格,并没有显著下降,而是维持在一个和之前差不多的价格,波动不大,并没有出现人们想象中的取消包税之后价格骤降的场景。
大顺这边的政策,基本算是一视同仁。并没有之前那种分而治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