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九六章 反围城(3 / 3)

新顺1730 望舒慕羲和 2043 字 6个月前

这种仗,是最

残酷的。

比拼的,就是双方的战斗意志。

这不是平原野战对射,死不死的,几波就完事了。很多时候,甚至也就是十分钟二十分钟之内,决定一条线的胜负。

但这种冲锋与反冲锋,根本不可能一次性展开太多的兵力。

双方只能在射击范围之内互相顶牛,时不时就要发动一次白刃冲锋,规模不会太大,但极为凄惨,而且频次可能极高。

甚至可能一天之内,就要经历三五次互相冲锋,看哪一边士兵的心理承受不住,最终拒绝压线拉锯。

荷兰营地内,总督瓦尔克尼尔和军中的一些心腹人,看着这些“叛乱者”修缮后的防御体系,脸色前所未有的凝重。

整个棱堡前都静悄悄的,但却可以看到仿佛蜘蛛网一样密布的壕沟。每隔一段距离就会产生一个弯折,使得大炮的实心弹不可能杀伤到壕沟里面的士兵,因为炮弹的惯性不可能让炮弹拐弯。

荷兰又没有有效的开花弹,掷弹兵这种精锐兵种,殖民地驻军也根本没有。

现在大炮根本不可能向前推进,因为好些地方看起来都是叛乱者的炮兵阵地,但具体哪个是,根本无从知晓。

炮舰攻击的范围,对守军影响不大。瓦尔克尼尔和本地小国的军队打过仗,当年他也在锡兰当过都督。

诸如僧伽罗人,虽然有枪有炮,但他们守卫城堡的时候,都是据城而守。而这种据城而守的方式,使得荷兰这边的炮兵可以完美地发挥优势,很容易就能攻下。

可眼前这些叛乱者,居然完全没有龟缩在城中死守,这就使得舰炮的炮击效果并不是很好。

舰炮的炮击效果不好,只能指望陆上的部队把大炮压到前面进行炮击。但是守军前出太多,要先把对面的炮兵阵地一个个击毁,然后才能让步兵推进。

或者,就是如法国人那样,在更远的距离开始挖壕沟,一点点的接近。但荷兰这边没有专业的工兵部队,本土是有的,可殖民地并没有这种优秀的技术兵种,这就使得只能强征百姓去挖。

可是,百姓去挖,又要面临守军炮击的风险。百姓可绝对没有专业工兵的技巧、五人配合,从小坑开始逐渐把壕沟连在一起。

他们只能暴露在炮击范围之内,当活靶子一样挖。可百姓的组织力,只要遭受了两次炮击,就会一哄而散。

这只是技术问题,虽然足以让这些荷兰人头疼,但却不足以让他们神情如此凝重。

让他们神情真正如此

凝重的原因,是这些标准的反击战术和工事水准,绝对绝对绝对不可能是一群糖厂的逃亡奴工能搞出来的。

英国人,看来真的是下了血本了,至少派了个校官,和数量足够的教官团。就算这次能攻下井里汶,日后还要应对英国层出不穷的捣乱,应付的过来吗?

“看来,欧洲的战争还要继续很久,我们的英国盟友要趁着这场战争,把手悄悄伸进东南亚。先生们,我认为攻击恐怕很难。我看,还是围困吧。军舰封锁海面,我们围住城堡。”

“优秀的指挥官,可以指定优秀的战术。但却变不出来粮食、水果、蔬菜。而且指挥官也无法对抗疟疾、坏血病和热带病。对面的英国教官很优秀,但相对于上帝造就的人身体和健康的脆弱,他又能怎么办呢?”

三五第一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