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八六章 锡兰的双重属性(3 / 3)

新顺1730 望舒慕羲和 3593 字 2021-07-05

这是为了卖钱。

一切以利润为出发点。

大顺下南洋的出发点,也是赚钱。

但,大顺不是东印度公司,而是一个国家,不可能只是单纯地考虑利润,还要考虑政治和军事价值。

锡兰作为经略印度的前线,身份应该是“安西四镇”的身份,是要兵员和稳固的人口、后勤的。

想种咖啡,南洋有的是地方。而且只要把锡兰的肉桂、槟榔、宝石这三件东西控制住,一年二三百万两白银还是有的。

荷兰东印度公司与大顺,对锡兰的定位不同,政策也就出现了偏差。

在十一税这个基础上,平均一亩地要缴纳一钱银子的税。而这里作为水稻产区,出口有限,旁边就是产水稻的印度,如果征收货币税而不是实物税的情况下,百姓肯定会更愿意种植经济作物。

长久看,经济价值其实更高。

锡兰对于大顺,其实有双重属性。

作为军镇,要搞均田永业田,保证足够的自耕农人口,自耕农是这个时代最优秀的兵员,没有之一。大顺不缺兵员人口,只要有钱。但大顺精锐的京营和北方兵,来印度作战的话,战死十个,就得病死八十到一百。这些经过残酷的选择的奴工,无疑是最好的兵员。容易病死的,早就死了。

而另一个属性,作为经济区,要搞大种植园。

不管是咖啡、靛草还是甘蔗之类的东西,种植园的效率肯定比小农要高,这是毋庸置疑的。

由前期的移民,维系其军镇的属性。

由民间的资本,维系其种植园经济区的属性。

不过现在针对这些移民,就不需要告诉他们另一个属性的政策了,他们也不会关心。当然也和他们毫无关系,没有资本,怎么干种植园?

只需要让他们知道,天朝来了,仁政就来了。让锡兰成为大顺对印作战的最重要的军镇,兵员人口即可,大顺不需要土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