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支持明日反对。最好的大树就是和那些世袭的勋贵利益绑定,维系政策的延续性。
大顺不可能允许大顺出现voc、beic这样的有权、有钱、有军队、有战舰、可以征税和成立政府的贸易公司。
所以要学的话,大顺其实更适合西班牙的模式。政府和大贵族主导,商人因为军事义务太重而不想参与。
西班牙玩脱了,是因为西班牙对自己本国的工商业水平没点数。
西班牙曾经坐拥金山,缺钱了挖就是;而大顺也坐拥“金山”,只不过这金山是大顺的手工业。
西班牙要是有此时大顺江苏一省的手工业水平,他的殖民和贸易政策就玩不脱,反而会蒸蒸日上。自己本国手工业水平什么样心里没点数,就出台些禁止外国货去殖民地的法案,要能执行的了才是见了鬼了。
观英荷模式,不是不好,而是不现实,刘钰在朝中,只能带着镣铐跳舞。
大顺皇帝就算再开明,也是封建帝王,不可能允许一个有军有钱有政权有海外领地的庞然大物的。
林允文所代表的商人们,现在不担心士绅大族们将来抢食,而是担心将来勋贵们一脚把商人们踢开,用后即弃。
比如到时候朝廷直接放开竞争,股价就会暴跌,到时候勋贵们稍微用点手段,就能花钱买到手。
贸易公司因为要承担预备役水手和武装商船的军事义务,导致成本过高,放开竞争对他们并不“公平”。
若那些眼红的人一拥而上,名正言顺说他们与民争利,他们到时候也只能束手投降。
这个事商人们想的倒是远,可实力还差得远,也根本没想过诸如“你敢违约我就杀进紫禁城逼你承认”的想法,翻来覆去所能想到的也就是期待朝廷开恩守诺。
刘钰也知道自己这个保人不好当,面子和信誉虽有几分,说服力却也没有强到这种程度。
“诸位,有道是,狡兔死、走狗烹;高鸟尽,良弓藏。这一次米子明从瑞典回来,你们也该知道西洋贸易若垄在手,获利有多少吧?”
“咱们说句难听的,汉不过四百年基业、明不过二百载安乐,历朝基业尚没有做那么远的打算,你们想的未必太长远了。”
“你们当朝廷非要你们答应那两个条件是为了什么?若只是攻伐倭国,你们也不想想,用得着那么多后备水手吗?若是这时候担心这个,倒真是杞人忧天了。”
这话实在算不上承诺,可也多少算是一种奇葩的安慰。
商人们你看看我、我看看你,看在背后垄断权的巨大利益上,总算都笑了起来。
心想的确如此,有道是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莫说朝代,就是当年的七宗五姓,不也无非数百年而已,也实在无需考虑太久远的事。
古人说,君子之泽,五世而斩,又说富不过三,如今实在不必想着太久远的事。
又想着若是朝廷真的有心开拓,鸟不尽必不藏弓,西洋远在数万里之外,谁知道猴年马月方能到鸟尽兔死的程度?
听刘钰代替朝廷提出的两个条件,商人们自也明白朝廷的目的。
征用船只自不必说,那非要建造西洋样式的软帆船,也是为了大批量的培养水手。
若是只靠海军培养,是要花军饷的。
但要是贸易公司和海商们培养,战时就可以直接强征,开战再发军饷,不开战的时候,水手的工资由海商出。
这里面就不只是单纯的商业和金银了,而是涉及到朝廷将来的方略。
只要朝廷的方略仍旧是对外扩张,商人们觉得自己就是安全的、被朝廷重视的;若是朝廷哪天不扩张了,便是鸟尽弓藏的时候了。
海外扩张,他们应该是最支持的。
商人们又商量了一阵,便道“大人,既如此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