络时代,基本上会被骂的很惨。
不过,十七世纪的观众哪看过这样的城市爱情故事。
而且故事的合理性还是有的,毕竟出海了那么多人,总有几个是穷小子发了财的。
牧师证婚的时候,也会按例询问,有没有人反对这段婚事。
当然,一般情况下,除非是找打不然没人反对的,毕竟双方亲人都在那——谁敢闹事先拖出去打一顿再说。
仙蒂也就是吐槽一下,发现《远行》在上映后观众反响不错,甚至可以说非常好。才没说什么。
毕竟观众才最了解电影好不好。就像只有脚才知道鞋子合不合适一样。
因为《远行》拍摄时间比较短,先上映的。同期仙蒂拍摄的《基督山伯爵》,还在拍摄之中。
这《基督山伯爵》仍然是安迪给出的剧情梗概,一群编剧们补完内容。
因为故事的创作者们都是英国人了,故事地点和内容也都被移植到英国。
《基督山伯爵》的内容,倒是比较符合仙蒂的想法,是穷小子发财回来后,曾经未婚妻青梅竹马的儿子都能打酱油了。
过于真实。
不过这是一出复仇大戏。没点杀父之仇夺妻之恨,后面就没法推进剧情了。
如果没有这段仇恨,整部戏就会变成穷小子暴富归来后炫富的故事了。
这岂不是让剧情变得很无聊而且低级趣味。而多了这段仇恨,一切也都说的过去了。
而爱情戏剧组,现在正在拍摄的新戏是《傲慢与偏见》。
反正不需要安迪自己写长编小说,给个剧情梗概,然后一群编辑们补完内容,对安迪来说还是很容易的。
以前安迪没拿出这些剧本梗概来,一是电影刚刚出现,很多地方还在摸索。
现在就算是英国戏,剧场也会在前排安排人进行同步念字幕的。也不完全是无声电影了——虽然胶带本身还是没有带声音,可人民群众的智慧也是无穷无尽的,自然能解决这个问题。
《傲慢与偏见》本身就是英国戏,改动的地方自然不会太多。
这部戏本身就是一个傲娇女和钻石男的故事。
安迪不太记得原剧钻石男有多少钱,不过,安迪给钻石男的设定是每年十万英镑的年金收入。
这级别的收入,差不多在英格兰已经是财政自由了。
就算对安迪来说,这个收入,每年嫁出去一个妹妹,也是够用了。
作为妹妹奴,安迪现在将九岁以上的妹妹全部接到宫廷,进行宫廷礼仪训练。
有着一半波斯血统的妹妹们,还真是一个个非常可爱。
继续阅读
而《傲慢与偏见》与原着不同的是,一帮老爷们编剧给填充的剧情。自然和原剧有些区别——原作者是女的。
女主人公的语言行为在剧中变得更加傲娇。有时候还会有些不讲道理——这基本上是英格兰富裕家庭的女性特权了。
只能说,编剧们也是很有生活的。
结局当然并不会变,还是爱情戏的主流圆满大结局。又不是什么罗密欧和朱丽叶,殉情的戏,一部就够了——而且如果是赛里斯帝国的话,过了头七再殉情也完全没必要悲剧结局啊。
可惜现在还不流行丧尸电影,最初安迪想过拍出《傲慢与偏见与丧尸》的。有打斗戏,要好看的多。
不过根据市场调查问卷,现在的观众们还不能很好的领略恐怖电影和丧尸文化,算了。
像是什么《蒸汽锯惊魂》《新大陆杀人狂》等戏,还是胎死腹中。
1685年9月,《基督山伯爵》和《傲慢与偏见》先后在英格兰地区上映,甚至可以说热映。毕竟普通人看戏剧的机会不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