片人没有绝对的把控力,每个环节都偷工减料,最后得到的,只能是垃圾影片,充斥中国内地的院线。
叶天作为剧务、编剧、导演、制片,对所有的环节耳熟能详,洞察透明,所以他发现弊端,就一定要革除。
他告诉这些动作导演,不但要进行精确的崭新设计,而且要确保演员掌握动作要领,在银幕前展现时一次性成功。不然二十个机位相互交叉,总会拍到穿帮镜头,难以处理。
这种大场面的综合调度,相当考验临场应变能力。
除了叶天,别人都不相信他能同时搞定二十个机位,就怕是拍到的全是垃圾。
叶天连续召开了五次调度会,在会上反复敲定每一个环节,又进行了三次走戏,确保每一个主演,都能知道自己要干什么,不会出现混乱局面。
对于这样的操作方式,余峥也非常期待,即使失败了,也是一次很好的学习机会。
在众人面前,叶天始终表现的很淡定。
他现在是所有人的主心骨,是整个剧组的定海神针。
这么复杂的一场大戏,如果缺了一个总导演,最后肯定一塌糊涂。
叶天最初的设计中,就是要拍这种综合性的大场面,节约资金,分散到其他电影里面,如果精益求精,当然能做到。
过去很多人也试验过,只是某些环节粗制滥造,最终还是失败了,最后得到的素材无法使用,还得重新补拍。
叶天安排余峥,召集手下的副导演,让每一个人必须到位,关注自己领导的几位主要演员,务必让他们在大场面里有充分的表现。
这样一来,所有的单独影片就获得了大场面画面,到后期再次编辑,就很容易做到。
叶天在黑板上多次画出单个机位的位置,让每一个导演知道,自己在大环境里的准确位置,按照叶天的大战剧本,拍出每一个演员独特的动作。
敌我双方的交战过程,至少要拍到二十分钟以上的素材。
开会时,每一个导演都面露难色,他们没有经历过这种大场面。
有人提出:“如果拍到穿帮镜头怎么办?”
叶天毫不犹豫告诉对方:“告诉你们的摄像,一定要保持足够清醒,知道自己画面里面究竟拍的是什么?如果发现有问题,摄像机调整角度,不能停。”
整个大战的场面要维持两个小时,在这个过程中,无论是主演还是群演,谁都不能停下来,否则就会造成大背景的连续穿帮。
普通群演当然无法完成这个任务,他们或许能够维持十几分钟,两个小时下来,实在太长了。
叶天安排林清欢,这一次找的群演工资翻倍,确信让每一个群演都了解我们在干什么,告诉他们的头目,拍到任何一个人穿帮,都不支付工资。
这当然是危言耸听,不过提前这样说,群演头目就会告诉手下每一个人,一定要维持两个小时的不停动作,不然就会出麻烦。
叶天预计,两个小时的拍摄中得到的素材,一定能满足各个电影的需要。
安排完了这一切,他邀请所有人,吃了一顿大餐,提前预祝拍摄成功。
大餐结束,他没有回办公室,而是打电话约了方纯。
大战前夕,他需要让自己彻底安定下来,只有在方纯面前,他才能做到这一点。
“叶天,现在金陵影视拍摄基地,每个人都在讨论你的话题,他们觉得你正在创造一个历史!方纯打开手机,影视基地的新闻全都是关于《封神演义》。”
这种不用花钱的广告效果,让别的剧组分外眼红。
在这些新闻标题上,叶天的名字屡屡出现。
有些记者危言耸听,把他称为“塑造历史的创世者”“ 中国电影事业的救世主”“ 封神演义第一人”,甚至还有“他改变了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