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正常的工作状态。
林清欢的话他可以不听,但是方纯也告诫他“以后绝对不能熬夜写剧本,这是拿身体开玩笑。现在用身体赚钱,以后赚的钱都得拿去看病。”
叶天保持着严格的作息时间,晚上十二点必须休息,早上八点准时起床。
在没有新的任务之前,他一直都在看书、看剧充电,让自己保持良好的创作状态。
过了元宵节,韩寒来到金陵,还带着三位主力编剧。
这些人都是他公司招募的,拿到《乘风破浪》的剧本之后,每个人都研读了半个月,挑剧本的毛病,务必做到精益求精。
这一次韩寒带着三个人过来,就是要他们跟叶天切磋,把这个剧本再过一遍。
不愧是文艺青年,韩寒的三个人,把剧本各改了一稿,全都带着纸质版交给叶天。
“叶天,他们做了修改,你看看符合不符合你自己的指导思想。我不是故意找你毛病,就是希望这个剧本,最后锤炼到无懈可击。你先看这些修改稿,半天之后我们召开一个讨论会。车马费一万块,我先付给你。”
韩寒说到做到,往叶天的手机银行里转了一万块。
跟这样的人合作,叶天觉得心情愉快,愿意尽心尽力帮对方,完成剧本的最终审核。
三位编剧,两男一女,全都30多岁。
看他们的介绍,都是上海影视圈子里的生力军,自己有过独立署名的影视剧,其中一部还上过央视一台黄金时段。
叶天把三个人的修改稿都看了一遍,很不满意。
他们放弃了,稿子里面情怀的一方面,反而添加了一些社会的黑色思潮。
也就是说,他们的思想十分保守,认为穿越到过去,就要如实的把过去的情景描述出来,让观众们感受到过去的气氛。
这就完全错了,叶天最初写这个剧本,是想表现父子深情,而不是社会写实。
大家的着力点、发力点完全不同,按照这三个编剧的写法,那就成了年代剧,绝对不行。
还有那位女编剧,做的改变更加离谱。
她添加了爱情的成分,男一号回到过去,竟然跟当时的一个女孩子谈恋爱,这是绝对不行的,已经违反了穿越剧的时间悖论。等于是20岁的青年和40岁的女人谈恋爱,违背伦理。
如果连这条规矩都打破,就证明这位女编剧,对于科幻小说里面的,一些硬性规定不了解,盲目的用爱情来拖延时间,胡乱凑戏,根本不可取。这跟叶天创作精品的思路完全违背。
看完三个修改版,他觉得非常郁闷。
每一个编剧都有自己的创作思路和擅长的方向,让他们来改这个剧本,就等于是削足适履,最后适得其反。
或者说这些人是邯郸学步,没有理解穿越剧的精髓,就对这个电影剧本下了手,让它变得不伦不类。
叶天在办公室,看了一下午,越看越是郁闷。
到了晚上,韩寒请他吃饭,就在金陵大酒店。
两人见了面,叶天的情绪非常低迷。
“叶天,你是不是觉得这三个本子看完之后,效果相当差?”
叶天很委婉的表示“贵公司的三位编剧都是经验丰富,成绩卓越之辈。本来我也不敢说什么,但他们修改这个剧本的时候,很显然跟你沟通的不够,完全错误的曲解了你的意图。”
这是一部情怀电影,有些地方就算失实,也无所谓,只要观众能够感受到,主人公的情怀那就够了。既然是突出情怀,就要弱化其他的方面,绝对不能用年代戏的指导思想去弄。
他们把盘子推到一边去,拿出三个剧本一起翻阅,把餐桌当成了办公桌。
幸好两个人的观点一致,都认为三位编剧画蛇添足。
“吃完饭,我们召开一个剧本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