惹。
“孙女都带了,谢谢祖母关怀!”
托月先朝老太太,再朝众人行过礼,转身头也不回地走出客厅。
二老爷听到老太太的话,转身有些吃惊地看着托月,老太太含笑道“九丫头聪慧双有本事,如今是奉皇上旨意,到国学院协助几位老学究翻译各种古文献,跟离王殿下,还有丞相府、太傅府几位公子关系也不错。”
这番话听着二老爷、三公子合不拢嘴巴。
应老爷淡淡道“母亲不必夸九丫头,这都是她份内的事情。”
大夫人却不赞同道“为什么不能夸,如今满皇城提到九姑娘,大家想到的第一个人就是我们府上的姑娘。皇上还把她指给了太傅府六公子。六公子对九丫头也格外上心,过个生辰就送了九丫头一大片荷田和一座山庄。”
“九丫头也是有生意头脑的,因地制宜,弄了十几二十艘画舫,以及小舟无数,引得无数少年轻公子、姑娘赏荷、景江泛舟,再多花钱就可以租一条画舫,吃喝玩乐全在画舫上面,年轻人们喜欢得很。”
“提起这个我倒想起一件事情。”三夫人配合着道“上回送我们府上的藕和肥鱼,就是荷田里面出的,画儿赶巧的吃了一回欢喜得不了,我正想什么时候我们过去走走,我要亲自下田挖藕抓鱼。”
“好呀。”
大夫人一口答应,笑笑眯道“画儿喜欢吃,回头我跟良玉说一声,隔天就能给画儿岳府。”
提到应画月,大夫人忽然压低声音道“前些日子听九丫头说,如今是秋天螃蟹正肉美膏肥,嘴馋想吃,肯定是在定海城那会儿吃过海里,如今季节一到又开始想念那个味道。”
“海蟹的好吃吗?”
“好吃得很,个大肉多,改天让予儿派人弄些回皇城。”
两人脑袋歪在一处有说有笑,压根儿不理会老太太他们,二老爷和三公子却听得目瞪口呆,正盘算着捞点好处。
应老爷和应熙面无表情,应轶一脸不屑道“真是狗改不了吃屎,连皇城的局势都没搞清楚,就想着怎么占九妹妹的便宜,还真当九妹妹是吃素的,任由他们拿捏。”
“熙儿,你也差不多该巡城,皇城今晚到处都是灯啊火的,你巡城的时候要格外小心。今晚若平安无事,皇上那边定然是有重赏。”应老爷顿一下道“轶儿虽说是在翰林院做事,如今是多事之秋,你就带着他一起转转吧。”
“是,父亲。”
应熙起身朝应轶扬一下下巴,示意他一起走。
应轶正愁着找不到借口溜走,没想父亲竟主动开口,起身道“儿子一定好好跟大哥学习,不辜负父亲的期望。”
目送兄弟二人离开后,二老爷一脸惊讶道“我记得轶儿应是跟阳儿、书儿一起参加春闱,轶儿进了翰林院做事,阳儿、书儿他们又在何处任职办事?”
“……”
提到应阳,大家相视一眼都不出声。
应老爷迟疑一下道“书儿有从军的经历,如今在兵部兵器司当差。”
悄悄看一眼老太太的神情,应老爷无奈道“至于阳儿……是被康王府给害了前程。康王为了招揽人才,以科举考题为诱,让不少举子加入他们的阵营,最后被皇上察觉到被也下大狱,还连累了昀儿成绩作废,功名路断。”
应老爷的话音刚落,就听到关节微微响的声音,那就是应昀心中对应阳的恨。
此时应老爷忽然听提起,应昀忍不住道“大伯父,昀儿是冤枉的,是应阳诓我过去,说是有几位老学士辞官后,闲着无事愿意免费给大家指点文章。”
“大伯父自然知道,以你的才学自然无须走旁门左道。”
应昀是不是真冤枉不提,不过他确实是受应阳受边累,失去参加科举的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