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三十五章 郑玄(下)(1 / 2)

季汉长存 明断天启 2198 字 2020-08-07

待进了内堂,孔融恭恭敬敬的执弟子礼向郑玄请安,听见郑玄叹道“文举,你方才之言,老夫都听见了,如今城中局势竟如此严峻吗?”

孔融恭声回道“不敢欺瞒先生,残留在青州的贼寇渐渐向剧县汇集,城中百姓亦是多有惊慌,是以局势确实不容乐观。都是学生之错,以至于先生身置险地。”

“文举此言大谬!”郑玄拂袖而起,神情不悦的说道“青州贼寇蜂拥而起,又何来安稳之处?你一片好心,将老夫接至剧县照顾,老夫已是由衷感激。贼寇动向谁又能提前预知?这满城百姓都有倾覆之祸,又岂独我郑玄一人?若此次真的命丧于此,那也是天意,怨不得旁人。”

孔融连忙作揖请罪道“学生失言,还请先生勿怒。如今虽然形势严峻,但也并非是九死一生之局,此前派出去的信使想来已经到了徐州与冀州,陶使君与刘牧伯想来很快便会赶到,贼寇败亡不远了。”

郑玄神情复杂的点了点头,叹道“此前老夫对刘玄德多有不满之处,亦有言语抨击,此时却要指着他来救命,当真是愧煞人也。”

孔融不以为然的道“逼迫上官,僭越为尊,这等行为确实有碍礼法纲纪,有违天地尊卑。先生对事不对人,又何来愧疚之处?刘玄德勤王得力,剿匪有功,又是卢公弟子,想来不会因此而怨怼。”

郑玄摇摇头,喟然道“此前老夫也是作你这般想法,只是后来冷静下来后,却是渐渐想明白了不少,文举啊,你可知老夫为何不愿出仕?”

“先生德行高隆,自然不愿与腐臭官僚为伍。”

“你啊!”郑玄苦笑着伸手点了点孔融,摇头道“并非如此,而是老夫自认能力不足,不能为官。”

孔融顿时驳道“先生未免太过自薄!以先生之才,便是三公、太傅也做得,九卿之首已是屈就,何以有能力不足之说?”

见孔融为自己不平,郑玄并没有直接反驳,而是反问道“文举可知,太常之职责为何?”

孔融愣了下,太常即周之宗伯、秦之奉常,乃是九卿之首,对于他们这些饱读诗书的士人而言,各种官职所掌何事可谓是了然于胸,却不知郑玄为何会问出这种问题,但他还是下意识的答道“太常,掌礼仪祭祀、选试博士、察行陵庙。”

“礼仪祭祀如何去做?如何让百官、吏员如臂使指?选试博士如何去做?如何防止徇私舞弊之行?察行陵庙又该勘察哪些地方?”

“书中俱有,以先生之才,这又有何难?”

“的确,如何行事,书中俱有教授。”郑玄笑着点点头,又问道“那为何文举在处理北海政务时,常有力不从心之感?”

孔融呆住了,有些迟疑的答道“终究是融才学浅薄,若换成先生,断不至于此。”

郑玄摇摇头,喟然道“这却是你过于自薄了,老夫敢断言,若换成老夫为北海相,却是不如你的。”

见孔融张口欲言,郑玄悠悠道“这天下之事,各司其职才是本分,没有人能够通晓万法。书中经义确实微言大义,其中道理也确实浩如烟海,但这都是先贤所见所闻之事。

然而世殊时异,沧海桑田,先贤所见所闻,与我们所见所闻,却是大不相同。夫子可知大汉官制?荀卿亦未见过大一统之盛况。

太常之职责对于我等而言确实是烂熟于心,可若临时有变,你可知该如何处置才能尽善尽美?这些都非一蹴而就之事,经学是道,官场又如何不是道了?老夫好经学,于为官一事上可谓一窍不通,若是为官,那只能是祸国殃民罢了。

是以老夫从未有过为官之念,只想耕读授学,当初朝廷禁锢,老夫反倒是松了口气,因为再也不用担心被朝廷征辟。”

当初党锢之时,郑玄已经是名满天下的大儒了,在东莱耕地授学,并未为官。却因为早年曾被党人领袖之一的杜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