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七十章 返京(一)(2 / 2)

,几百年才能完成事都在短短时间内做完。

为了他那点功利心,整个大楚可谓被他弄得民不聊生。

一路南行,侯世贵平民没见得多少,倒是乞丐的数量甚至比平民还要多。

卖儿卖女之事,更是数不胜数。

那杨河如此丧失人心,非但不思悔改,反而还对锦中县那天怒人怨的事视而不见,全当做没发生过。

更别提这清港百姓了。

光是在自己抓钱松那日,这些百姓就敢走上街头与自己对抗便可知。

大楚百姓,已是只知地方官,不认朝廷。

这种情况下,大家又被那些不断累积出来的赋税逼得家破人亡,走投无路之下,各地纷纷起义已是迟早的事。

更何况……

“老项,让你去查的事查得怎么样了?”

项旭这边回答道:

“回公子,几日前我已遣人乔装打扮去周围农场查探了一翻。

不查不知道,这一查,连我都被吓了一跳,公子所得的良种……”

原来数日前,侯世贵见万人坑旁边的田亩上种植的东西不似自己的改良良种。

心想自己那良种不仅春天可种,就是冬天种植,也能收获一片,这孝平遭了那么大的灾荒,怎能不种?

心下好奇,便让项旭去查了一通。

项旭一查,他方才知道,原来不是那些农人不愿意种,而是那些良种都被宇文家以及孝平的几大世家牢牢把持着。

就连家力稍小一些的世家,也是知道良种的存在,但却从没见过那良种长得啥模样。

跟别提普通农人了。

这些世家大族生怕那些苦哈哈种下良种,肚子吃得饱了,便没人在为自己卖力。

更别提良种一种,粮价也要跟着降。

天下间谁屯粮最多?还不是这些拥有广大耕地面积的世家?

所以一个个都将良种跟宝贝一样放在自己土地里种,甚至还雇了打手四周巡视,生怕被那些贱民偷了去。

至于为何朝廷派发下来的良种,全都落到世家手中,而身为朝廷子民,顶着各项赋税的农人却一粒也没有得到。

这就要问当地官府了。

当今天下世家横行,光从这清港府就可看出。

在清港府,对钱松来说,宇文家的话可比朝廷有用多了。

对那些兵丁,农人,百姓,更是如此。

朝廷威信丧失,派发下来的良种,普通百姓自然是一粒也得不到。

这些世家倒是打的好算盘,种下良种,继续屯粮,哪怕粮食烂在粮仓里,也绝不贱卖给这些贱民。

如此,他们的威望,势力,钱财自然越聚越多,而那些苦哈哈自然越来越穷,到得最后,为了活命,只有卖身给世家为奴这一条路好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