的学生谘询办事处,查询了许静嘉的相关资料,又做了与于专上学院校务处进行过的大同小异的调查。
由于是半工半读的课程,学生可以自行选择每个学期所修科目的数量,最少两科、最多五科,大部分学生都以两到六年的时间完成课程。
许静嘉的副学士同学大多都以两年或三年的时间便将课程修毕,偏偏许静嘉就用了整整四年的时间。在第三个学年时,许静嘉还停学了半年。到最后,与她同时修毕课程的就只剩下王嘉妮、张卓华和徐旭尧三个同学,其余与她同一时间毕业的学生,都是在她之后入学的。
庞季同在比对过许静嘉与其同学们于大学时的选课时间后,便讶异道:「虽然学生有选科自主权,但是学校有选科指引,好些科目都有基础和进阶之分。大部分的学生都跟从这选科指引选科的。偏偏许静嘉自打第一个学年之后便不按牌理出牌,选科完没有章法,是没有留心注意这些事情吗?」
除了这一点,许静嘉的成绩,自副学士的第二个学年开始便没有再上去过,不少科目徘徊在合格的边缘,还曾试过有两科需要重修。成绩没有再上去过的因素可以很多样,可是需要重修这一点仍是让傅良涛觉得不合理。
因为这学士课程的学费可算不上便宜,当时一个科目的收费需要七千五百元正。由于是自负盈亏的课程,政府并无资助,许静嘉也没有申请相关的贷款,这便意味着这些学费都是由她自掏腰包的。许静嘉的家境并不丰裕,并不容她这般浪费机会。
在之后一天的时间里,傅良涛在学生谘询办事处的帮助,陆续收到了许静嘉副学士和大学在学时期与各个教授的通讯、功课和小组报告的复本。傅良涛注意到,许静嘉的小组报告大都是一个人独自完成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