虽然这世间的道理原本就是相通的,但因为言思道终究不是亲身练武之人,他将从其它地方悟出的道理,硬套在武学之中传授给谢贻香,始终没能做到循序渐进,缺少了当中悟道的过程。所以在谢贻香和吴镇长交战的这上千招当中,任凭她如何翻来覆去地思索“山海无量,求同存异”这八个字,却始终也想不明白其中的玄机。
换句话说,“招随势变,刀随心动”这八个字,乃是言思道教给谢贻香的第一个真谛,谢贻香在梦中便已领悟妥当;而“山海无量,求同存异”这八个字,则是言思道教给谢贻香的第二个真谛,谢贻香却一直未能参悟得透。
这当中的原因其实非常简单,因为言思道所传授的这两个真谛,当中还缺失了一个关键的步骤,一个将这两个道理串联起来的玄机。
说得更直白些,这就好比是言思道刚教谢贻香学会了站立,紧接着便要教谢贻香如何奔跑,谢贻香当然无法学会;因为在奔跑之前,谢贻香还缺失了一个重要的步骤——先学会走路。
所以在“站立”和“奔跑”之间的“行走”,言思道却并未传授给谢贻香,因为他毕竟不是亲身练武之人,不知道这当中还有这么一个玄机所在。幸好就在此刻,青竹老人终于告诉了谢贻香应当如何“行走”,那便是他补充出的这八个字“任刀百变,己心不易。”
“招随势变,刀随心动”,说的是招式随形势而变,刀法随想法而动;至于“山海无量,求同存异”,便到了更高的一个境界,指的是只要有山海一般的度量,各种武学即便存在差异之处,也能依据一个共同的道理融合起来。这两个真谛之间本来毫无关联,但是此刻加上青竹老人这句“任刀百变,己心不易”,指出同一个道理,可以分别运用于不同的刀法上,顿时便将“招随势变,刀随心动”这前八个字和“山海无量,求同存异”这后八个字天衣无缝地联系起来。
若要将这划分为三个境界,简而言之便是第一个境界——得道,把领悟出的道理运用在一套刀法之中;第二个境界——用道,把这个道理运用到其它每一套刀法之中;第三个境界——融道,把每一套运用了这个道理的刀法,通过这个道理融为一体。因为谢贻香之前因为一直缺失了第二个境界的参悟,所以才不可能由第一个境界直接跳跃到第三个境界。
招随势变,刀随心动;任刀百变,己心不易;山海无量,求同存异。
蓦然之间,仿佛是扁舟载酒伴花醉,江湖一场春梦,只在金风密雨中;又好似匹马仗剑枕沙睡,天涯万里归路,但问残月繁星处。
就在这一刻,谢贻香已然踏入了武学领域中一个新的殿堂——一个前所未有、只属于谢贻香自己的殿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