妙观的怒真人接口道:“正是!这丫头的招式行云流水、随心所在,不见丝毫滞碍;出手之际则是羚羊挂角、无迹可寻,不见半点拘泥。更难得的是,两百余招间竟无一招重复,的确好生奇怪!难道她如此年纪,便已步入了‘无招胜有招’之妙境?”一旁茅山道的马掌门立刻附和道:“真人此语可谓是英雄所见略同!实不相瞒,贫道还是第一次见到有人能将油伞作为兵刃,况且还是一名妙龄女子……”话未说完 ,怒真人已“呸”了一声,怒道:“略同你个头!老道夸的分明是那谢家女子的刀法!”
不只是说话的道家几派掌门,其余众人对此也甚感奇怪。若论招式间的变化,谢贻香此时所用的刀法,确实已是登峰造极之境,甚至是大多数人生平见所未见、闻所未闻的路数,可是若与真正的顶尖高手相比,却仿佛又不是那么回事。议论声中,忽听盐帮的冯帮主一针见血,冷冷说道:“这位谢三小姐的招式虽然巧妙,却因内力实在太差,就好比是那绣花枕头,终究只能沦为二流。”不少人顿时点头,深感冯帮主此言在理。
对于谢贻香内力太差这一弱点,场中的宁萃又岂会不知?此时两人已先后攻守了三百多招,伴随着乱离层出不穷的奇招变幻,谢贻香虽已占据了七分攻势,额上却已有细细的汗珠渗出,显是内息难以为继。而宁萃却是四肢百骸无比舒畅,体内真气流转不休,正是热完 身后的巅峰状态。
而宁萃等的便是这一结果,眼见又是百余招过去,谢贻香的刀法虽不见丝毫破绽,但身法却已明显不如先前那般灵动,却是功力难以为继,只能尽量减少消耗。当下宁萃便再不保留实力,展开轻功环绕于谢贻香前后左右,同时撑开手中油伞,将功力灌注其中旋转挥舞,直激得气息盘旋、劲风四起,正是潮音洞至高绝学“海天风云怒”的前奏。
要知道当年在天山墨塔的坠龙窟中,宁萃拿谢贻香试招时,也曾使用过同样的路数,全凭谢贻香豁出性命,这才以两败俱伤的打法吓退了宁萃。而此时宁萃再次使出这手功夫,情况却与当年大有不同。一来宁萃功力大进,远胜当时的生疏;二来谢贻香眼下已近强弩之末,已无当时那般骁勇;三来今日到底是武功比试,若是不计后果地拼死抢攻,一旦被对方的油伞击中,受伤倒还罢了,只怕当场便会在场众人判定为宁萃胜出,从而令神火教夺得武林盟主之位。
谢贻香虽对玄武飞花门出任武林盟主一事颇有微词,但相比起来,也胜过由言思道掌控的神火教成为盟主,所以当然不能放弃此战。无奈之下,她只得抱定乱离紧守门户,双足稳稳立于旋转激荡的劲风当中,任凭宁萃的身法如何变幻,始终以不变应万变,随时准备发出志在必得的一击——正是她从倭寇的东瀛剑道中偷师悟出的“以静制动、后发制人”之理。宁萃倒也识得厉害,一时不敢贸然强攻,索性将身法完 全展开,利用身法带动的气息往旋转激荡的劲风中不住蓄力,渐渐形成“海天风云怒”的惊天之势。
四下观战众人看到这里,顿时又是一阵议论,难免要将宁萃此刻所用的“海天风云怒”与公孙莫鸣方才的“蛟龙吸海劲”来做对比。忽听西面凉棚外传来一个男子的声音,向场中的宁萃厉声质问道:“我传授你潮音洞武学,难道竟是让你替神火教为虎作伥所用?”
惊讶中众人急忙循声望去,只见西面蓬莱天宫所在的凉棚外面,不知何时已出现了一个儒生打扮的中年男子,身穿湖蓝色的宽袍大袖,在后颈衣襟中斜斜插着一柄折扇。立刻便有人低声问道:“男子多用扇、女子多用伞,莫非神火教这位未来的教主夫人竟是出自普陀山潮音洞门下?据说自潮音洞的曲若海曲掌门染病之后,早已将掌门之位传给了自己的两个儿子。听这儒生方才所言,莫非正是潮音洞新任掌门曲宝书或者曲宝画?”
话说此时站立在西面凉棚外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