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警从敖长寿的嘴里了解刘伟后,走了过来,问道“有什么发现” 刘伟肯定的说“和你们的推断一致,属于野兽作案” “看出来是什么野兽了吗?”民警问。 刘伟若有所思的摇头,“还没发现脚印,暂时不能确定,不过我发现了一个很有意思的地方!” “说说看!”民警蹲下身。 刘伟指着眼前的痕迹,“从这里开始,狍子被拖动的痕迹越来越浅了。” 伸手插入雪中,刘伟展现给民警和直播间的观众看,“雪的厚度并没有发生变化,由此可以推断狍子的重量减轻了!” 民警点头,他觉得刘伟分析的有道理,狍子重量减轻导致它的对雪的压力减小,自然而然留下的痕迹就会变浅。 刘伟按照自己的推理刨开身体周围的白雪,发现狍子的皮毛、血迹和一些碎肉。 “果然是这样!”刘伟点头道,“野兽在牧场里咬死狍子之后,没有立即选择进食,而是将它拖到了距离牧场几百米的地方开始吞食,目的就是为了不让人类发现它。” “歪日,什么野兽啊这么聪明!” “阿伟,快破案啊,我要知道真相!” “这期节目效果爆炸啊!” 观众在激烈讨论,刘伟皱起了眉头,他并不认为是野兽先天性的聪明,而是担忧后天练就出来的。 根据孟德仁的描述,今年他已经丢了好几次狍子了,就在前天到今天三天时间内,连续发生了两起狍子丢失。 显然野兽已经能够非常熟练的从牧场里捕捉狍子了,它很有可能把孟德仁的牧场当作了自己的捕猎场。 孟德仁自己的分析有一半是正确的,野兽不会主动靠近人类,更不会冒险来偷食人类的牲畜,除非狐狸等狡猾的小型哺乳动物,但是它们没有能力捕捉狍子体型的猎物。 由此可以得出一个重要的信息,生活在原始森林的大型食肉动物由于食物的缺失开始对人类的牲畜动手。 食物缺失的原因有可能是季节性的变化,也有可能是人类活动的影响。 来时的路上,刘伟观察到,周围都是当地居民的牧场,有的甚至切断了原始森林的链接带,导致森林成片分布,这样的环境对生活在森林中的大型食肉动物影响巨大。 刘伟处于思考中。 “快来看,这里有脚印!” 走到深林边缘的民警通知道。 刘伟回过神跑了上去。 雪地上留下来的脚印不是很明显,能够大致看清轮廓,五趾和脚掌中有缝隙,典型的猫科动物脚掌的特征。 刘伟蹲下去,用手指掐算了一下,“长度在六公分左右,应该是活动在周围的大型猫科动物!” 提到猫科动物,民警立马想到的就是东北虎,最近两年,中俄交界的地带拍摄到过野生西伯利亚虎的照片,老虎的活动范围很广,西伯利亚虎是虎亚科中体型最大的亚种,活动范围更加广泛。 “有可能是东北虎!”民警猜测道。 孟德仁听后,身体一震,他对老虎很恐惧,尽管他是鄂伦春族——最过一些祖上狩猎的故事。 “真的假的?你不要吓我啊,警察同志,我在这里住了十几年了,也没见到过老虎的身影啊!”孟德仁紧张的说,他脑子里已经在想是否要搬家了 刘伟肯定的说“不是东北虎,东北虎脚掌比这个宽,以成年东北虎的体重留下来的脚印不应该这么浅,而且我刚刚从破损的围栏那里钻了出来,东北虎的个头进出不容易。” “那是什么?”孟德仁问。 刘伟凭借脑子里对猫科动物的知识分析,猜测道“有可能是豹!” “豹子” 民警疑惑道,“不可能是豹子吧,东北很少有豹子活动的,而且都是好多年前的事情了!” 刘伟联想到了生活在俄罗斯远东地区和东北地区的一种豹科亚种——远东豹。 不过在国内基本上没有听到过有它活动的消息了。 近二十年来,根据世界濒危动物救助中心的数据统计,远东豹的数量一直没有突破过一百只,维持在四五十只左右。 基本上部分布在靠近沿海的远东地区,中国东北三省不曾发现它的痕迹。 刘伟有种强烈的预感,但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