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听云第一节课结束之后,就开着车先回家接苏斯洛。
姜听云前脚刚进门,就收到了楚霜凝打来的电话,说是有个买消息的生意十分特别,是张绍曾的大儿子张俊昆想买父亲遇刺的幕后主使,金额是五千银元。
姜听云表示,消息先查着,生意接不接回头再说。
到家之后,敲了敲被她强占的卧室大门,听到回应后姜听云走了进去。
卧室里,苏斯洛正坐在沙发上看报纸,一猫一狗分别趴在她的两边,旁边座位上的是她的助理紫眸。
紫眸看到姜听云来了之后,打了个招呼就离开了。
姜听云看到桌子上面《京津泰晤士报》、《大公报》、《益世报》及各种小报放了许多,坐下之后随手拿起了最上面的一份小报看了起来。
报纸的头版和二版都是对“张绍曾彩凤班遇刺案”的报道。
文章的开头部分写的中规中矩,介绍了张绍曾生前的主要经历。
张绍曾生于1879年,字敬舆,生于直隶大城县,政治家、军事家。早年从军,留学日本,和蓝天蔚、吴禄贞并称为“日本士官学校三杰”回国后任北洋督练公所教练处总办。
1911年任新军第二十镇统制。武昌起义后,他发动滦州兵谏,并密谋与吴禄贞等举兵反清,失败后隐居天津。
1913年被大总统袁世凯重新启用,任命为绥远将军。1916年任北洋政府陆军训练总监。1922年任陆军次长,次年1月任国务总理。
在任期间一度主张与孙中山协商南北统一,但又主张先制宪再选举大总统,为直系军阀曹锟所忌,于6月去职,退居天津直至前不久遇刺身亡。
在叙述张绍曾被刺经过的时候,则充分发挥了小报记者长期工作积累下来的想象力,把张绍曾遇刺的过程描述的跟事实相差甚远却有理有据。
说那天张绍曾和朋友酒后逛青楼。刺客进来的时候,张绍曾正左手搂着彩凤班的头牌名妓有湘阁老六之称的花玉宝,右手摸着刚入行就以诗色双绝著称的云阁小七白玉蕾的脸蛋。
当刺客拔出枪来的时候,张绍曾因为左手和花玉宝纠缠在一起人没法动,只能下意识地用右手去挡子弹,所以后来张绍曾的右手上有个弹孔。
右手中枪后,张绍曾想往后躲,还是因为左手和花玉宝纠缠在一起只能侧身躲,所以第二枪刺客打中了他侧面左耳的位置。
至于最后的杀人动机分析,小报则更加发挥了自己的强项,说据知情人士透露,有三种可能一是张绍曾当总理时候的仇人见他已经失势,来天津寻仇的;二是张绍曾和其他客人争风吃醋,死于桃色事件;三是一场早有预谋的政治谋杀案。
姜听云看了看不住地摇头,对苏斯洛说道“这些小报记者可真能编。不过说实话,死因分析都是没错,基本涵盖了一个死在青楼的男人死因的全部可能。”
苏斯洛道“你再看看这份报纸。”
姜听云接过了苏斯洛手中的《大公报》头版,上面以“张绍曾遇刺殒命”为题详细报道了事情的经过。
《大公报》的记者通过日租界的关系了解了案件的大致经过,还找到了现场的几个目击证人收集了案发时候的各个细节。最后写出的刺杀经过和当天相差无几。
姜听云看了之后,说道“还是《大公报》负责人,这个过程和那天的情况基本一致。”
苏斯洛道“呦,你怎么知道那天的情况?那天你也在彩凤班?”
姜听云见说漏了嘴,赶紧解释道“就是昨天晚上说的遇到了郭沁雅的那次。是同学愣拉着我去的,就这一次,而且真的什么也没干。刚坐下旁边枪声就想起来了。”
苏斯洛道“暂且相信你这一次。要是以后再有类似事情,死的就不是张绍曾了。”
姜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