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百九十六章崇山见闻(2 / 3)

拜师四目道长 东人 3836 字 2021-08-28

,所以懈怠了修为吗。”伏羲心道。

进了县城,周围的一切,对经历了现代生活的徐君明而言,古风古韵,相当于秦汉时代。

但对于习惯部落生活的伏羲而言,却透着一种难言的先进性。

事实上,现在的人族虽然是部落制度,但并不意外着他们原始。

毕竟上古时代人族发展了亿万年,已经建立起了文明。

虽然后来全部被妖族摧毁,但多少也保留了一些下来。

这也是伏羲能建立起‘三正六事’官制的原因。

“房子倒是比华胥氏精巧了很多。”

四人随意找了家饭庄走了进去。

因为不是饭点,周围的食客不多。

随意点了些饭菜,防风藏山掐了个法诀,隔绝内外后。

“圣皇,请吧。”

微微点头后,看着碗里微黄色,透着清香的食物。

“这就是黄粱灵米?”

“不错,用水加火煮上一刻钟就好。”防风藏山笑道。

当年,他还没跟着老师修行之前,在族里也种过黄粱灵米。所以,对它很熟悉。

伏羲拿起筷子,很快就学会了用法。

“此物到是甚好,可以避免疫病入口。”

“圣皇果然不凡,一眼便看透了此物的妙处。”防风藏山赞道。

淡然一笑后,夹了一筷子黄粱灵米放入口中,略一咀嚼后,点了点头。

“甘甜可口,不错。”

太皓也随之吃了一口,脸上并没有太多喜悦。

也是,以他的身份,身边自然不缺宝物。

黄粱灵米对普通人是好东西,但对修为已成的人,其中的灵气太过于寡淡了。

不过桌子上其它菜口味到是不错。

“防风执事,不知此物产量如何?”

伏羲身为人族圣皇,管理华胥氏在内的无数大小部落,味道如何还在其次,关键是产量。

产量高,才能养活人。

人多了,才会出更多人才,部落才能壮大,人族才能壮大。

“一年,一亩中田可出九石。”

不得不说洪荒的灵气就是浓郁,黄粱米产量暴增。

即便不周山人族都是人人练武的大肚汉,也能吃得饱。

“一亩?九石?”

伏羲为之困惑。

华胥氏仍然是渔猎为主,采集为辅,加少量种植,自然没有这种来自后世的计量单位。

“成人三百步约为一亩。石的话。”

防风藏山一指伏羲手里的碗。

“这一碗约为一斤,十斤为一斗,十斗为一斛,十斛为一石。”

“如此说来,一石就是一千斤。”

“然也。”

伏羲看着桌上宽一尺,高半掌的瓷碗,心中为之震撼。

这一碗黄粱灵米只是半满,却也足够一个未曾修炼的壮汉饱餐一顿。

按照华胥氏中最常见的五口之家来计算,一日五斤足够了,再多也不会超过十斤。

就算按照十斤来算,一年下来也不到四千斤。

但三百步土地,一年成产九千斤。

“怪不得此地如此富足,原来是有如此神物。”伏羲心中激动。

迫不及待想要把这黄粱米引入华胥氏。

“防风执事,此物可否容我带回华胥氏?”

太皓此刻也睁大了双眼,他跟着父亲管理部落,当然知道一年时间,三百步的田亩,产量达到一石是什么概念。

把两人目光看在眼里,防风藏山笑了笑。

“此物乃是老师亲授,圣皇若想带回防风氏,还需得到老师允许。”

伏羲站起身。

“我现在就去拜见圣师。”

“圣皇不继续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