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其经,自照本心,而非被常理所缚,待来日有所思考之后,李均尘再为之解惑,明其心性,顺其道心,哪怕同一句经典,也可因人而异给出数种回答。
“何为气道?”李均尘不再讲授星经法,转而抛出了气道之问,他环视场中,见众人皆若有所思,其中世家弟子中的一位先声道“夫筑基之功,调药补精,炼精化气,收心以还虚,即收神固精养气之诀也。”
此人锦衣华服,语势中气十足,自显胸中有沟壑。
李均尘闻言微微一笑,不置可否,世家弟子见状皆面露喜色,那先声应答之人也颇有自得之意。
而山门弟子之中亦有能人,这人生的平平无奇,一眼看去毫无特色,但谦恭自持,态度温和,有君子仁人之风,其言道“气为道根,为神相,为诸天之源流,万物之正本。因化之,故纯之,且博且杂,形而上论。”
李均尘看向此人,见得此人长相虽是平平,但言论深合气道至理,先前那世家弟子所言,虽无差错,但只是从古经典中得来,拾人牙慧而已,气道虽是采气修行,但修行只是手段,大道才是本根,就修行的手段来讲修气道丹道乃至星神道皆无所谓,但最终成就与印证的大道却是不同,若一昧苦求手段,那便是舍本而逐末了。
虽然低辈弟子眼界浅薄,能有养气之说已是难得,但也有高屋建瓴之人,早涉本根之论,日后便可少走许多弯路。
此人言毕,李均尘仍是微微一笑,也不置可否。
而后凌奕涵也清音宛转道“气是变化之道,亟变而演万物,是大道的表征,万物负阴而抱阳,冲气以为和。”
“汝等所答,吾已尽知。”李均尘闻三人言,对众人心中所想,已有所推测,他伸出手掌,连点三指,三道神光各自落入三人额间。
他分别传了三人《云山练气法》、《太初一气经》、《阴阳元化道》三门经典,这三经各有侧重不同,算是应对了三人所言。
“你们三人各得一经,回府后默写此经传与众人,不可私藏亦不可作假,若有私心,吾必严惩。”李均尘郑重吩咐道,当然,他以神意所传的经典更具神韵,他们也已经占了不小便宜。
得传经书的三人皆点头称是。
“练气一道,本非星云门正传,但此道玄奥,你们也可参辅,妙用无穷。气有内外之辩,虚实之分,阴阳之演,周天之化。修外气者大成,借天地伟力,与世同君;修内气者大成,演心中世界,自成体内天地,亦有大成就。但内天地之法自远古时便已经失传,时称武道,故而如今武人势微,因内气再无演化内天地之法”
李均尘传下气道的奥妙,但并不喧宾夺主,仍以契合星经修行的道理教授,不同的道路相互借鉴可夯实根基,丰厚底蕴。
气道玄妙非凡,众人听得如痴如醉,不觉间天光已暗,晚霞铺就,倦鸟啼飞,李均尘停下声音,众人才如梦方醒,仍觉未有尽兴。
“今日且罢,明日再至此间,吾只讲经三日,你们各有何获,但凭机缘。”李均尘大袖一挥,人已远去。
而场中人从失落中回神,当即热烈讨论起来,就自己的理解与他人辩驳,世家与山门之人更是争执不下,各有见地。
远远看着这一幕,李均尘笑歌道
“难难难,道最玄。
莫把金丹作等闲。
不遇至人传妙诀,空言口困舌头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