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新回到1996年的头一天,卓群很不适应。
比他当年作为新生来大学报道时,还要焦虑和手足无措。
这一天,他在学校内外,从白天一直逛到晚上。
几乎把所有的时间都花在熟悉环境上了。
而且为了减少麻烦,他还得刻意躲着人。
直至熄灯时间才赶回宿舍睡觉。
这是没有办法的事,因为人的记忆是有所偏差的。
即使是亲身经历过的,卓群也不可能准确无误的记住每一个人,每一件事,以及一切细节。
比如说,他首先就找不到自己自行车了。
当年来京念书,他最大手笔的开销,就是刚到学校时,通过公告栏花六十八元买的一辆二手自行车。
还有为了学习英语和听歌,在信托商店,花三百五十多元买的一个七成新爱华随身听。
这随身听还好说,卓群几乎能肯定,那东西不是在他的床上,就在宿舍的抽屉里。
但自行车就麻烦了。
要知道,他对那辆车的记忆完模糊了。
除了没挡泥板,没车筐,链条老容易掉,一点相关细节也记不得。
就连他习惯把车停在哪儿都不能确定。
那么即使他手里有车钥匙也没用啊,根本无从寻找。
类似的记忆偏差问题,还出现在买东西和吃饭的事儿上。
卓群原以为自己应该大致记得学校周边附近情况,去找熟悉光顾的地方,不会出什么差池。
可事实上他的确高估自己了。
他要找的一家小超市和一家刀削面馆儿,都没能找到。
最后是徒劳而返。
偏偏他自己也不确定问题到底出在哪儿。
是这两家小店到底是还没开张?
又或是他记错了位置?
但更关键的,还有人际关系方面的困扰难以解决呢。
由于学校里大部分认识的人,未来没有多少交集。
他的记忆几乎把这些人都清除了。
所以就会出现这样的情况。
好多人来跟他打招呼,他却只能傻乎乎微笑以对。
稍好一些的情况,是他还对人家有一点印象。
可这几乎没用,因为他叫不出人家的姓名。
他同样会为无法回应而窘困不已。
但这还不是部的尴尬呢。
因为更严重的是,他已经极为不适应这个时候的生活方式了。
电讯科技、城市发展,一下子回归到二十年前的起始状态。
对卓群这个来自2019年的人,完是天翻地覆的改变。
他怎么可能马上就改掉出门先考虑地铁线路毛病呢?
更难免在购物时,下意识的去寻找手机,要扫二维码。
甚至就连他与别人打交道,一个不小心,就会带出些时间错乱的信息来。
比如说校园里有人跟他打听图书馆开放时间。
他根本没过脑子,就建议人家去下一个“民大”的a。
这不胡来吗?
自然弄得人家一头雾水,以为他精神有问题呢。
所以说,这样的情况下,卓群就必须得万分仔细的,靠耳朵和眼睛辨识重现的历史。
尽可能去回想过去,尽快适应当下的生活。
这才能不引起旁人的疑虑,制造出更多的麻烦来。
可话说回来了,紧张兮兮的一天下来,他还能不累吗?
实际上,一熬到了熄灯时间。
他拖着疲惫不堪的身体,带着杂乱无章的思绪,悄悄回到了宿舍。
连衣服都没脱,翻身爬上自己的铺位就睡着了。
甚至顾维嘉的臭耐克鞋,乔健震耳欲聋的呼噜声,都没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