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方才郑凛提出让他们一起住时还要震惊。
孟氏也站了起来,直愣愣的看着顷刻间笑容满面的大儿子,同样震惊的无以复加。
能不震惊吗,这两个人早就做好了大儿子孤独一生的准备,不然也不会听信了二儿子的话,跑去族长家说服族长把大孙子过继给大儿子,不就是怕大儿子将来老了无人养老送终?
要是早知道大儿子有了娶亲的打算,他们哪里还会费这个劲儿,还险些落的再次跟大儿子离心的下场!
被二老这么看着,郑凛也有几分不自在,他干咳一声继续说道“后天就是大吉之日,这一次我特意赶回来,就是想趁这个吉日把亲事先定下。”
听到这里,郑家二老终于相信儿子就要成亲的事实,虽然只是定亲,但是没有意外,来年他们就要迎大儿媳妇进门了。
只是乍然听到这样的消息,又对未来的大儿媳妇两眼一抹黑,郑家二老心里难免有些忐忑。尤其是孟氏,有老二老三两个不孝媳妇在先,将来又要跟大儿媳妇生活在一个屋檐下,她心里恐慌可想而知。
“爹、娘,她会是个好媳妇,你们不用担心。”看出二老在的忧虑,郑凛难得的安慰了一句。
当然,不能说是安慰,在郑凛的心里,他喜欢的女子就是最好的,不用他为她遮掩什么。
孟氏闻言,心里泛起一阵酸涩,嘴上却说道“能让阿凛瞧中的人,自然会是好的。”
她很清楚大儿子这番安慰,是担心他们两个老家伙会给未来的大儿媳妇脸色看,大概没有想过,以后他们要在大儿媳妇的脸色下过日子,就算对这个儿媳妇有不满,也会忍着、捧着。
况且,就凭大儿子好不容易瞧中一个姑娘,终于愿意成亲这一点,就是让他们两个家伙把还没有过门的儿媳妇当菩萨一样供起来,他们也心甘情愿。
倒是郑老头担忧之下,好奇心更多一点,忍不住问道“老大,这儿媳妇是哪家的姑娘?你说出来兴许爹还认识她家的长辈。”
对于“儿媳妇”这三个字,郑凛心里十分受用,正想说“后天你们就知道”,舌尖突然一转,看着郑家二老不动声色的说道“她家就在前面的李家村,而且她不是什么姑娘,膝下已经有一个五岁的儿子,只是前头的丈夫去世了,就带着儿子投奔了娘家。”
这话一出,郑家二老惊讶的张大了嘴巴。就算事前想破脑子,他们无论如何也想不到,大儿子瞧中的不是姑娘,而是一个寡妇,还是个带着孩子的寡妇。
“阿、阿凛,你说的、你说的那女子是不是姓桑?”孟氏的舌头像是打了个结,结结巴巴的问出了心底的猜测。
李家村距离上郑村太近了,两个村子里发生啥事,差不多头天下午发生,第二天上午就传到。
关于李家村桑家最近大半年发生了太多的事情,在整个郑氏一族都出名了,更何况占尽地理优势的上郑村,能传到不喜欢说长道短的孟氏耳中,也就不奇怪了。
“娘,您说的没错,她姓桑,就是你知道的那个桑家。”郑凛大大方方的承认了,在决定说出来的那一刻,他就没想过遮遮掩掩。
确定了自己的猜测,孟氏的表情就有些一言难尽了。她看了看大儿子,张嘴想说什么,又不知道该怎么说,只是拿眼睛看老伴儿,希望老伴儿能说两句。
郑老头接收到老伴儿的目光,却出乎意料的说道“桑家的家风不错,养出来的儿子勤快又孝顺,比咱们家强多了,这闺女自然也差不到哪里去。”
这话郑凛十分爱听,脸上的笑容又浓了几分“总之爹娘安心便是,待亲事定下来,爹娘也不要外传,一切等定下了迎亲的日子再说。”
亲事定下后,他就要返回府城。他不怕有人嘲笑他有眼无珠,放着年轻的大姑娘不要瞧上一个寡妇,却不能忍受别人对她说三道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