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二百二十五章 邓禹解惑(3 / 3)

汉天子 六道 3780 字 2020-01-21

这位吴大司马简直就像提着鬼头刀,杀红了眼的恶魔。  一旦知道哪里有公孙述残部,如饿狼一般,立刻扑过去,将其撕碎。  以刘秀为首的汉室朝廷,对益州采用的是怀柔策略,降低税赋,造福当地百姓。  而以吴汉为首的汉室军方,采取的则是高压铁血手腕,对公孙述残部,一律斩尽杀绝。  一张一弛,一柔一刚,两套策略共同实施,洛阳朝廷对益州,还真就在短时间内形成了有效的控制。  接下来要面对的问题,就是对地方上的治理。  这方面是事务,吴汉是外行,让吴汉去治理地方,非得造成民怨不可。  益州牧,乃至益州各郡的太守,各县的县令,都需要朝廷重新任命。  一个州官员的大换血,而且还是刚刚拿下的一个州,这可是个浩大的工程,需要有一大批善于治政又善于维稳的官员到益州述职。  连日来,大臣们纷纷举荐州牧、太守、县令的人选,相互之间,时不时的就争得脸红脖子粗。  建国以来的大蛋糕,已经被瓜分得差不多了,现在剩下的唯一一块大蛋糕,就是益州,朝中大臣,都想把自己举荐的心腹安排到益州,身居要职。  人们争论起来时,自然也都是寸步不让。  连日来,刘秀一上朝就头痛,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举荐之人才也都不错,即便让他来选,也很难一下子做出决断。  别的官员都有向刘秀举荐人才,只有邓禹,站在朝堂上沉默无语。  刘秀乐呵呵地看向邓禹,问道“右将军没有举荐之人?”  刘秀突然开口,让朝堂上争论的大臣们纷纷闭上嘴巴,然后齐刷刷地看向邓禹。  别看邓禹官不大,但他称得上是朝堂上的风向标,他的进谏,往往会成为朝堂议事的方向。  邓禹向刘秀躬身施礼,说道“微臣以为,任命益州各府官员之事,并不急,大司马也需暂时驻扎益州,继续清剿贼军残余。  微臣认为,朝廷的当务之急,是重新度量田亩和重新审计人口。  否则,每年造成的浪费,都是天文数字,还望陛下明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