倒地。 第一排的汉军射完弩箭,立刻拨马后退,第二排的汉骑兵继续抬弩射箭,又是一排的蜀军兵卒惨叫着扑倒。 汉骑兵是一排接着一排的射箭,射完之后,立刻后退,重新撞箭,后排的骑兵往前顶,继续放箭,如此循环。 冲在前面的蜀军将士,倒下一排又一排,尸体在汉骑兵面前几乎扑了一层。 等到双方距离只有十步之遥,汉骑兵齐齐调转方向,向后策马奔跑,在拉开双方距离的同时,骑兵们扭转腰身,向后放箭。 一支支的弩箭,挂着刺耳的呼啸声,飞入蜀军的人群里,让一名名的蜀军兵卒翻滚倒地。 蜀军冲锋的速度固然很快,但却快不过骑兵,汉骑兵让双方之间的距离始终保持在二十步远的地方,这个距离,也恰恰是弩箭的最佳射程。 蜀军的冲锋速度慢下来,汉骑兵的速度也慢下来,蜀军的冲锋速度快起来,汉骑兵的速度也跟着快起来。 这就是在‘放风筝’,汉骑兵以速度优势,利用弩射,不断地消耗蜀军兵力。 这一招,幽州突骑曾用在匈奴人身上,曾用在西凉铁骑身上,现在又用到了蜀兵身上。 一万蜀军,都没和汉骑兵展开直接接触,光是被汉骑兵用‘放风筝’的战术就杀伤了三、四千人之多。 此情此景,让赵毅的眼珠都红了,他冲着跑在前面的汉骑兵大声嘶吼道“吴汉,你这徒有虚名的鼠辈,有本事你就和我赵毅面对面的决一死战!” 赵毅的喊声,还真有被汉骑兵当中的吴汉听到。 吴汉都差点气笑了,赵毅这个手下败将,还有胆子和自己叫号? 他向一旁的偏将说道“放号箭!” 那名偏将闻言,立刻在马鞍子上摘下弩机,插入一直空心带孔的号箭,然后举起弩机,将号箭射向空中。 啾——号箭腾空,发出的尖啸之声刺耳。 听闻号箭声,跑在最前面的汉骑兵分向左右两边转弯,在地上画出两个半圆,反冲了回去。 冲回来的骑兵,将士们纷纷挂起弩机,摘下长矛和盾牌,人们一手持矛,一手持盾,向蜀军阵营突进。 骑兵冲锋,声势骇人。 正面面对这骑兵冲阵时,所感受到的不仅仅是迅雷般的声势,更有透天的杀气。 一瞬间,人们感觉迎面而来的不是骑兵冲阵,而是一条张牙舞爪的巨龙,奔自己扑面而来。 跑在前面的蜀军将士,脸色大变,不由自主地放慢速度,甚至有人吓得五官扭曲,尖叫着连连后退。 没有用!在一马平川的战场上,面对骑兵冲阵,根本无路可跑。 轰隆隆——万马奔腾,踏入蜀军阵营,一杆杆的骑兵长矛向前刺出,一个个蜀军兵卒都被长矛刺得离地而起,向后倒飞。 噗通,人们摔落在地,刺透人体的长矛,将人们都活生生地钉在了地面上。 战马的速度太快,根本没有多余的时间再去拔出长矛,骑兵们果断舍弃钉子地上、尸体上的长矛,冲出肋下的环首刀,坐在马上,居高临下的劈砍左右的敌军。 一刀下去,有没有砍到人,或者有没有把敌人砍死,这些都看不清楚,战马奔驰的速度太快,一刀砍完,战马就已经跑出去好远。 如果有漏网之鱼,后面的骑兵也会跟上补刀。 三千骑兵,对阵数千蜀军,骑兵透阵而过,就这一轮冲锋,蜀军的伤亡不下半数。 乱战之中,赵毅很不幸,他再次对上了吴汉。 在与吴汉的第一场交锋中,赵毅的战戟被吴汉缴获,现在赵毅用的是佩剑。 仅凭一把佩剑,想对抗吴汉手中的虎威亮银戟,那无疑是笑话!赵毅仅仅坚持了五个回合,就被吴汉的一记回马戟砸下战马。 吴汉拨转马头,反冲回来,银戟向前探出,银戟的锋芒直取赵毅的胸膛。 见吴汉这一戟来势汹汹,赵毅倒是也想躲闪,可实在是没有躲闪的机会,他硬着头皮,双手持剑,使出全力,硬接银戟的锋芒。 当啷!吴汉这势大力沉的一戳,把赵毅震得向后倒飞出三米开外,一屁股坐到地上,然后贴着地皮,又向后倒滑出两米远,身形才算停下来。 他坐在地上,持剑的双手无力垂下,两只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