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敢说话,人们甚至都能听到自己嘭嘭嘭的心跳声。
也不知过了多久,刘秀深深吸了口气,锐利的目光也渐渐变得柔和下来,不过他还是面无表情地说道“此事,以后再议!”
散朝之后,宗广追上宋弘,与他并肩同行,他小声说道“宋公刚刚在朝堂上所言,太过了。
大司徒领兵西征,就算没有功劳,也有苦劳啊!”
何况,邓禹并非没有功劳,邓禹的西征,也并非一无所获,河东郡就是邓禹西征打下来的,三辅地区的百姓,很多人都有被邓禹救济过,为朝廷在三辅地区竖立起不小的威望,也颇受当地百姓的景仰,赢得了民心。
宋弘正色说道“我亦是就事论事而已!在弘看来,大司徒的确不能胜任,陛下的用人,也不能任人唯亲!”
刘秀当初提拔邓禹,宋弘完能理解。
先两人是同窗,又是好友,其次,陛下刚刚建立朝廷的时候,麾下基本都是武将,要说打仗,那是一个顶俩,但要说治国,都是外行,陛下是从众多的武将中,矬子里拔大个,选出了相对有才华的邓禹。
可现在的情况不同了,朝廷越来越大,控制的郡县越来越多,天下的有识之士纷纷来投,朝廷可谓是人才济济,有多少有才干的人,因朝中没有空缺,而无法得到启用?
有多少人才就这么被白白浪费流失掉了?
大司徒,贵为三公之,这么重要的职位,邓禹真的有资格担当吗?
真的有能力担当吗?
宋弘没和邓禹接触过,他甚至都没见过邓禹,但他听说邓禹才二十出头,比陛下的年纪还小,就这么一个毛头小伙子,配做汉室朝廷的大司徒吗?
听宋弘有指责陛下任人唯亲的意思,宗广吓得一缩脖,用力拉了拉宋弘的袖子,提醒道“宋公慎言啊!”
宋弘不以为然地说道“忠言逆耳!因直言不讳而降罪于臣子,那是昏君所为!宗尚书认为陛下是昏君吗?”
宗广的冷汗都冒出来了,他向宋弘拱了拱手,急声说道“下官还有事,先行一步!”
宗广可不敢再和宋弘说话了,人家是不怕死的主儿,可自己还怕死呢!群臣弹劾邓禹的事,被刘秀压了下来,邓禹的辞呈,也被刘秀压了下来。
他认为此事可以告一段落了,可没想到,宋弘是王八吃秤砣,铁了心的要弹劾邓禹。
接下来的早朝,宋弘是每次必奏,启奏的内容一致,就是认定邓禹不再适合担任大司徒之职,请刘秀罢免邓禹。
一次两次是这样,次次都是这样,以至于刘秀一看到宋弘抬起笏板,他就知道他接下来要说什么。
刘秀也是被宋弘的坚持,搞的一个头两个大。
这天,散朝之后,刘秀回到清凉殿,刚刚落座,龙渊从外面走进来,拱手说道“陛下,王左曹求见!”
王左曹就是王常。
听闻王常求见,刘秀扬头说道“请颜卿到清凉殿。”
“是!陛下!”
龙渊插手应了一声,快步离去。
时间不长,王常从外面走了进来。
“微臣参见陛下!”
“颜卿请起!”
等王常起身,刘秀向旁摆摆手,示意王常落座。
后者道了一声谢,在旁坐了下来。
有名小内侍上前,给王常道了一杯茶。
刘秀笑问道“颜卿来见我,所为何事?”
王常正色说道“陛下,设于洛阳城外的军营,已有兵马十万余众。”
刘秀闻言,眼睛顿是一亮,才短短几日,竟然就有十多万人投军。
他笑问道“所征之新兵,现由何人操练?”
“由景公之子,景尚景将军操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