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形地势都很复杂,想要跨越并非很容易,至少要一个多月时间。
也就在队伍刚踏入石州的境内的时候,探马带回了一个大消息,听闻宁国派遣十万军队,五位金丹侵入了魏国。
这个消息严重影响了队伍原定的进攻宁国的方案,让众人都颇为踟躇,难以决断。
包括易九霄在内的所有人都想不通,宁国身为小国,怎么会有如此强大的力量。
只是探马无法得知其中内幕,其实此事还是跟皇位争夺有关,跟静妃所在的封家有关,跟北方的周国有关。
庆州城破后皇后和太子在两万禁军的护卫下,离开了庆州城一路向北,逃到了贺州。
贺州以及北方各州县普遍支持厉家,所以皇后和太子逃到贺州后,很快便集合了几万军队,势力日益壮大。
而封家的势力则分布在魏国的东面和南面,之前围攻庆州城的军队基本是从东面和南面边境和各州抽掉而来的。
东南军队虽多,但路途遥远,跨越数千里之遥,军队调遣和补给都存在了很多困难。
久战不下,封秋水和封熙山都很着急,封秋水更是急着让儿子魏通登基。
她曾多次跟封熙山提出,但都被否决,理由是等灭了皇后和太子再说。否则就是想登基了,皇室长老不会同意,朝中官员也未必信服,只会徒生变数。
情急之下,封家决定借用外部实力,他们求助一直暗中有勾结的周国。
让周国派兵相助其剿灭皇后在北方的势力,承诺事成之后割让北方四州给周国作为酬谢,其中就包括石州。
周国就在魏国的北面,与北方各州很近,出兵也非常便捷,而且周国一直对魏国虎视眈眈,欲吞并之而后快。
但周国与齐国连连征战,不敢将战线拉得太长,所以迟迟未能动手。
现在,封秋水主动联系周国相助,对周国来说无疑是千载难逢的好机会。
周国皇帝当即答应了封秋水的要求,准备派兵征伐魏国。但周国的太宰冷无端却谏言,提出直接出兵不妥。
现在魏国正在内乱期,如果周国率先出兵,那么魏国周边的其他几个大国,如齐国、徐国、陈国也可能会出兵。
那样魏国便会四分五裂,被周边大国所蚕食,周国也很难得到最大的好处。
其余大国即便不动手,坐山观虎斗,周国出兵后,就面临着与魏国面开战的可能。
别看魏国群龙无首,内战正酣,但作为大国,也是百足之虫死而不僵。
如果力与周国拼斗,周国肯定会陷入其中,到时候,与其敌对的齐国很可能会司机而动。
但是太宰冷无端也没有让周皇完放弃这个机会,他献计周皇,让附属国宁国出兵攻打魏国北方边境,牵制住皇后厉容在北方的势力。
宁国兵力不足,举国也不足二十万军队,但是没有关系,周国可以暗中派遣军队进入宁国,打着宁国的旗号行事,这样会麻痹魏国及周边诸国。
因为宁国是小国,魏国朝廷对其一直不很重视,石州边境的长年驻军也就区区两万人,只有主将是唯一的金丹初期。
而宁国这次直接发兵十万,金丹高手都有五位,其中一位副将更是金丹中期。
实力如此悬殊,其结果是魏国石州守军根本不堪一击,双方激战不到两日,石州的两万守军便死伤殆尽。
宁队彻底控制了边境,开始长驱直入,所以,在易九霄队伍进入石州后,便收到了宁队攻入石州的消息。
对于易九霄和齐清茹来说,这真是一个大变数,他们根本想不到宁国会主动入侵魏国,而且实力还如此强悍。
两人并不知道有周国参与其中的内幕,以为这十万军队和五位金丹高手都是宁国自己的力量,所以有些犹豫不决了。
甚至怀疑起之